南大概况

四、学校事业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 校史教育
  • >南大校史

四、学校事业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从90年代中期起,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211工程”与“985工程”相互衔接、相继启动;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江苏自1997年始、全国自1999年始,大幅度地扩大大学招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根据“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高等学校体制改革也有大的突破,大的进展。南京大学抓住机遇,大胆创新,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形成了新的格局。

(一) 学科建设:新的思路和新的增长点

    1. 慎重应对“新一轮院系调整”

1998年以后,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务院连续三年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性调整,涉及普通高校近300所。其中,若干所高校合并组建“航空母舰“(如新浙江大学、新吉林大学、新武汉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院系调整”中最引人关注的现象。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改组、大变动,南京大学应当如何应对?如何选择?从2000年初至2001春,学校领导一方面召开各种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组织精干的调研小组,通过研讨、论证,提出若干对策研究报告。

校内教师、干部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高校的发展可以有多种模式,合并并非唯一可取之策。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进优秀人才等举措来提高内涵,建设‘精品校园’,形成南大特色”;另一种意见认为,南大学科结构偏重文、理,在工程技术学科和生命学科等领域有明显的欠缺,而“仅靠南大自己的力量,要在这些学科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是很困难的”,此外,相当一部分人还认为,“中国的体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南大要建‘精品校园’势必十分困难。”

学校充分听取了不同意见,提出一个原则,即“决定并校与否,应首先有利于南大实现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看合并“是否有利于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交叉渗透,是否有利于南大在教学、科研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也应适度考虑到规模效应、社会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在科学论证慎重决策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在与有关高校合并的问题上有所选择,有所努力,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迄未成功。南大成为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高校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高校的大学。

2. 设立“学科特区”

在多方努力、慎重选择合并高校以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南大根据“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的指导思想,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继续抓紧“学科群”的建设,并提出了设立“学科特区”的新思路、新机制,形成了若干新的学科生长点。

所谓“学科特区”,即在科技前沿领域精选若干突破口,突破传统的学科组织结构模式,遵循国际惯例,创立全新的用人机制,采取特殊方式,构筑人才高地,力争超常规发展,尽快在数年内取得重大突破。逐步将局部优势累积起来,以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近年来先后组建了分子医学研究所、国际地球系统科学所、理论和计算化学研究所等,给予诸多政策优惠和重点经费支持。其中分子医学研究所、理论和计算化学研究所等“学科特区”发展势头良好。

此外,新建的国际关系研究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宗教系、环境学院等也取得可喜进展,生命科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实现了实体化。

    3. 28个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在第八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评审中,南大新增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临床医学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使南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12个,博士点总数达66个,硕士点总数达1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5个。

2002年初公布的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审中,南大有28个学科榜上有名,在没有合并其他高校的情况下,仍然名列全国高校第四。这28个全国重点学科是:

    文 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历史学:世界史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理 学: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天体物理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自然地理学、气象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矿物、岩石、矿床学、构造地质学

    工 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环境科学*

    医 学:外科学*

    管理学:企业管理*

    (其中加*者为新增的重点学科)

(二) 人才培养:注重质量,鼓励创新

    1. 规模有所扩大,生源质量提高

江苏省从1997年起,全国自1999年始,高校招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南京大学的本专科生适度扩招,研究生规模则有明显增长。2001年招收本专科生3082人,其中本科3014人(含第二学士学生23人,公安专科学校本科班171人),专科68人;招收研究生252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有1817人,博士研究生708人。2001年在校本专科生12550人,研究生5877人,合计19457人。研究生与本专科生的比例达1:2.16,研究生占学生总数的30.25%。此外,学校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8429人,外国留学生445人(含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留学生42人),国内访问学者57人,进修生262人,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方学生50人。2001~2002学年在校各类学生总计27440人。

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南大举办了公有民办的“二级实体学院”金陵学院,1999年招收本科生553人。但由于教育部不鼓励南大这样的重点高校举办此类“二级学院”,所以第二年就停止招生。2001年11月21日,江苏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南京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共建金陵学院,省国投将投入亿元资金,采取独立建制、独立法人、独立校园、独立经济核算的方式。这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种新的探索。

在全面扩展的形势下,南京大学本科生招生数大体稳定在3000人左右,南大的生源质量更为见好。据2001年的统计,南大在26个省、市、区的理科投档线,一般都高出当地重点线50分以上,最高的超出114分。在江西、安徽、湖南等省的理科投档线位居全国著名高校的前三名。在江苏省,文科、外语、理科的投档线分别高出重点线55分、101分、73分,创历史新高,全省理科600分以上的考生有近1/4成为南大新生。

    2. 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优秀评估

1999年4月,教育部对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作为首家接受评优的综合性大学,南大的本科教育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赞誉。专家组认为,南京大学本科教学具有三大特色:其一,学校历任领导和老一代著名学者十分重视本科教育,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观点和教学思路,代代相传,使学校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其二,依托多学科综合和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基础人材培养体系。其三,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课程建设思路、措施和管理制度,学校的课程建设经验在江苏省和全国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3.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绩卓著

南大共建立了“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其中理科人才培养基地7个: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大理科班(多学科综合点);文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中文、历史、经济学(试办)。在教育部组织的“基地”评估验收中,南大中文、物理、化学、地质、强化部基地获得“优秀”。其中,化学和地质基地均被评为全国同类基地第一名。“基地“的设立和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1998年4月,成立了基础教育学院,卢德磬教授任院长。基础教育学院全面推广强化部和文理科“基地”的成功经验,使富有南大特色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

    4.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形成南大特色

在1996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基础上,1998年全校再次围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展开讨论,统一认识,将新的教育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总结基础学科强化部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南大特色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

(1)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

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石。南大在制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学计划时,对于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第一学年,要求所有学生不分专业打通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以学科打基础,第二学年下学期至第三学年分流进入专业基础课,要求所有文、理、工专业都要上高等数学。下表是基础学科强化部的课程体系。

(2) 注重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这些又是很难通过某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环节加强其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在具体操作上,一是要求所有的课程教学,都要依据“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增加科研训练的环节。如外国语学院每学期专门用四周时间开设“综合素质实践课程”,通过英文报刊杂志编辑、市场调研、专题信息收集和处理、就业准备等九项活动,使学生们既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又接触了大量新知识和新技能,使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二是改革实验环节,以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在化学、物理等专业实验课中,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订方案、独立完成。城市与资源学系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地理学知识创新教学实习”,把学生带到野外研究区,只提供基础的研究资料,由学生实地踏勘之后,自行选定课题开展科学调查,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学校结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的活动,每年规划一批学生研究课题,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并指派教师给予指导。四是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如强化部实施“一年一科研”的计划,让学生直接进入重点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在教授、博导的指导下从事科研活动,获得良好训练。

(3)多次选择,逐步到位。

大学应该给学生有不断选择的机会,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找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专业方向。另外,能最佳地选择切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在本科阶段就有四次选择的机会(见下图),第一学年公共基础课以后选择两大学科(数理类和化生类);第二学年以后可以选择进入六个一级学科方向中的任何一个学科方向(天文、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化学);第三学年末学生选择导师开始进入实验室、课题组从事科学研究训练;第四学年大部分学生将有机会选择研究生方向准备进入研究生阶段,在此过程中,还允许学生交叉选择。

(4)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素质,历来是优秀人才确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基础,激发创新灵感的催化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既是坚定人生信仰,学会修身、做人的必经之途,也是融会贯通、学会迁移和创新的必经之途。在这方面,南大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四年内修习14个学分的人文、社会、艺术、科技等课程,其中4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为必修;理、工科学生另须选修8个学分的非本学科人文类课程。二是营造高品位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得到熏陶和升华。学校每年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围绕学科前沿、社会热点问题举办学术讲座;三是组织学生举办学术报告会,学生每年提交的论文达2000多篇;四是组织引导学生学术性社团活动,目前登记在册的学生社团有近50个,其中汇文学社、求是学社、计算机协会、英语俱乐部、天文爱好者协会等十多个社团十分活跃。

2001年5月,四年一度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南京大学有10项成果获奖,其中许敖敖副校长主持的“综合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赵宪章教授主持的“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一等奖,另有8项二等奖。南大所探索总结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了国内高教界的重视。清华、北大及其他著名高校前来考察南大基础教学强化部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经验。2001年8月31日出版的第293卷《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了题为《中国拓宽优秀学生的培养》一文,其中特别指出:“北京大学改善本科生科学教学的努力主要借鉴于另一所顶级的学校——南京大学所实施的改革。”“在第一批实行教学体系重大改革的大学中,南京大学在1989年组建了强化部,通过鼓励学生学科交叉,给优秀学生在基础研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顶级的工科院校清华大学也参考了南京的经验”。这一权威刊物的报道从侧面说明,南大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重视。

5. 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五年来南大有“综合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20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一、二等教学成果奖。有《大学物理学》(卢德磬编著)等20本教材被教育部作为精品教材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另有40多部电教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其中4部在国际上获奖,《地球科学教程》作为我国第一部电子教材获教育部CIETET特等奖。

南大共有38门课程被列为省级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21门被列入教育部“基地”名牌课程,在“985工程”计划中,学校共投入630万元,重点建设100门基础核心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受到重视,目前每学期开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100余门,已编写教材30种,出版多媒体光盘10多种,正计划将25门重点素质教育课程上网。

由南大教师主持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12项,教育部“21世纪教改工程”项目16项,其中“世行贷款重点项目”4项。许多项目都已取得显著成果或进展。

6. 研究生教育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1年1月,学校召开研究生工作会议,500多位研究生导师聚集一堂,深入研讨何谓“创新”?新世纪我们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院院长吴培亨教授强调:“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全院工作的首位。”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学校决定自2001年起设立“博士研究生专项奖学金”,以巩固南大基础理论科研优势,扩大以理科国家重点学科为主的优质博士生源,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扩大硕博连读数量,文科按计划内硕士生的1/10,理工科按1/2(一级学科)或1/3(非一级学科)的上限选拔,严格要求,宁缺毋滥。研究生院还出台了《关于研究生实施个性化培养的暂行办法》、《关于实行“加权文章数”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实行预审和抽样检查的几点规定》等11个文件,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注重创新,注重个性,提高质量。

(三) 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更上一层楼”

 “九五”期间,学校确定了“保持和发扬基础研究的优势和特色,开创应用研究的新局面,努力增强全校科技工作的整体实力”的中心任务,1998年后更抓住“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机遇,主动、积极、有效地组织,使全校科技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1. 科研基地建设有新进展

2000年,南大的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近代声学实验室”、“内生金属矿床机制研究实验室”和“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实验室”接受了由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会组织的评估,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其中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获“优秀实验室”称号,在全国参评的23个数理科学实验室中列第一位。这个实验室在历次国家评估中均被评为A级,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Nature)在1997年曾撰文将该实验室评为“亚太地区除日本外少数几个接近国际水准的研究群体”。此外,“海岸与海岛开发”和“中尺度灾害性天气”两个实验室2000年被增列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加强应用有新举措

按照打通“上、中、下游”,依托基础学科的优势,大力发展应用研究的思路,学校先后成立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表面和界面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0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2000年)等研发机构。2000年还成立了“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它的成立将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从体制到机制方面的有力支撑。

3. 基础研究有新成果

由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承担的“准周期光学超晶格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998年被科技部评为基础研究十大成果之一。由陆延青、朱永元、闵乃本等主持的“离子型声子晶体的光学性质”的研究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之一,同时还被列为199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之首,在中科院的《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中,被誉为“1999年中国科学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

1997年以来,南大共获得国家三大奖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由朱德煦主持完成的“尿激酶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2000年),由程崇庆主持的“KAM理论与极小轨道的研究”(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由方成主持的“太阳活动22周观测和研究”(1997)、由汪珍如主持的“超新星爆发的产物及其前身星的研究”(199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冯端主编的《凝聚态物理学新论》(1997)、张全兴主持的“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2001);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李宗恺主持的“华东电网典型地区火电规则大气环境容量预测SO2控制对策研究”(1998)、冯端主编的《漫谈凝聚态物质》(1998);此外,郑有?主持的“快速辐射加热超低压化学气相淀积原子级外延方法与技术”研究获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此外,有61项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有15项。2001年南京大学还战胜诸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获准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国家遗传工程小鼠基因资源库”的建设,一期投入资金约0.5亿元。这是第一个通过评审的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对南大生命科学的发展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衡量基础研究水准的SCI论文数及论文引用率在全国高校仍名列前茅。其中SCI论文自1992年起“奋力领跑”七年之后,1999年首次被北大、清华超出,以论文数710篇居全国第三,2000年则以803篇居北大、清华之后。而SCI被引用论文篇次2000年以986篇、2056次连续七年居全国高校第一。事实上,南京大学在国际论文学术榜竞争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勇于争先,敢于到国际学术界去竞争,去比试。尽管“领跑七年”之后被北大、清华超过了,但南大以自己的努力带动了国内高校间的赫俳夜鶶CI收录论文数由1985年的第26位跃居2000年的第12位。

4. 科研经费上新台阶

1997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2001年,突破1.5亿元,较2000年增长约25%,较1996年的0.4亿元几乎翻了两番。

5. 科技产业有新突破

产业工作一直是南大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经过多方面努力,在若干领域取得了突破。一些科研成果已经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中试到生产线的转化,开始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声电子器件”已形成国内高频SAW器件产值最大的生产线,2000年产值达2?300万元。“表面与界面化学工程研究”研制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水煤浆添加剂,1999年通过部级鉴定,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MO源的研究与开发”的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MO源的产业化。

2001年4月24日,南大苏富特软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江苏高校中首家上市的公司,也使南大成为拥有在香港上市公司的第三家内地大学。在2001年,“南京大学—鼓楼高科技园”成为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22个大学科技园之一。当年入园科技企业64家,从业人员达1?200人,销售收入2.26亿元,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40个。

(四) 文科发展:力争整体水平进入一流

1997年以来,学校先后召开三次文科工作会议,全面贯彻“把准方向,强化基础,拓宽应用,扩大交流,促进联合,协调发展”的方针,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目标定为:“以邓小平理论研究为重点,以当代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为主攻方向,发挥现有优势,加强文文联合,文理渗透,精心组织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的研究,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力争使文科的整体水平进入国内一流。

    1. 文科科研力量的整合与提升

1997年文科工作会议以来,学校致力于文科学术队伍的调整,加强研究队伍的组织程度。相继在中文、历史、经济、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建成4个国家文科科研基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并采取多种措施,着力组建三大各具特色的研究集群: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集群、当代中国发展研究集群、当代国际问题研究集群,取得了一批有影响,有品位的研究成果。

    2. 《评传》已然“蔚为壮观”

由匡亚明主持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南京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本世纪规模最大的思想文化研究工程”。1996年12月匡老溘然逝世后,《评传》的编撰工作在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由冯致光教授主持,精心组织,有条不紊地推进。校出版社密切配合,在编辑出版方面克服困难,高标准,严要求,保证《评传》出版工作的正常进行。1999年5月在香港成功举办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百部首发式”。至2002年5月百年校庆之际,出版《评传》150部,2005年可望出齐200部,完成匡亚明老校长“《丛书》凡百部,约四千万言,自1990年开始陆续出版,争取十年十五年全部出齐”的夙愿。

    3. “论坛”成为政府“外脑”

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加强应用研究,使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出论著,拿奖项,而且成为政府和企业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这一指导思想在“九五”期间得到强化,而且通过先后创设“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和“江苏企业家高层论坛”等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97年1月15日,由南京大学江苏发展研究院和江苏省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发起并主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在南京大学设立。洪银兴教授出任该论坛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学者主办,政府官员踊跃参加,亦官亦民,非官非民的组织形式,是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的一大特色。自1997年1月至2001年4月,“论坛”先后举办14期,每期都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社科院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而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拨冗参加,以普通与会者身份直抒己见。

抓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展开理论研讨,提供决策建议,是“论坛”的又一特色。五年多来,“论坛”先后讨论的主题有“江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资本经营与产业重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江苏对策”、“江苏经济创新的重点与对策”、“城市化问题”等等,每一个论题都是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和重点考虑的热点问题。“论坛”共收到论文、研究报告300余篇,不仅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而且有许多新的观点、建议都被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五规划”所吸收。

原江苏省委书记、现省人大主任陈焕友说:“江苏发展需要智囊,需要社科人员多出高见。高层论坛参加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谁的话符合实际,可以转化为决策,谁的话就算数。”省委书记回良玉赞扬“论坛”“确实是一种好形式”,它能起到省委、省政府的“外脑”作用,而且“使知识和实践、宏观与微观、政府领导和专家学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贴近实际实际,实际贴合理论,双贴近,双推动,双收益。”

另一个“高层论坛”——“江苏企业家高层论坛”也在1998年5月创设,由南大国际商学院发起,联合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咨询中心、东大经管学院、南农大经贸学院和省企业家协会共同举办。郑斯林省长参加了第一期关于“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战略”的研讨,他强调指出:“江苏企业界、理论界人才云集,‘讨论’有举办的必要,也有办好的可能。”企业的老总,政府的官员和高校的教授聚集一起,就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等问题展开学术交流、研讨,促进了官、产、学的沟通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4. 当代国际问题研究“渐成气候”

组织当代国际问题的研究集群,是“九五”期间南大文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2000年1月,学校以历史系、政治系、非洲研究所等单位的国际问题研究力量为基础,组建了国际关系研究院。同年10月,又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在南大-霍大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南大-霍大国际问题研究所”;此外,还先后成立了犹太文化研究所、中日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南大整合科研力量、促进对当代国际问题研究的努力取得了进展。

5.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研制成功

南大于1997年提出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设想,1998年作为校级重大项目付诸实施,1999年香港科技大学加盟,两校共同开发、研制,1999年8月该项目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经过两年时间的研制,CSSCI已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成功,2000年在北京举行光盘(1998)新闻发布会,目前CSSCI光盘已正式出版发行,网络版也已入网运行。作为中文社科文献检索工具,CSSCI选用中文社科学术期刊496种,来源文献6万余篇,被引用文献28万篇,该光盘系统提供来源文献、被引文献、作者、机构、地区、期刊被引情况、影响因子等多种查询、统计、排序服务,对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探索学科前沿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CSSCI还提供了我国社科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以及学者个人的发文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为科学研究与管理部门提供了多种组合的、方便快捷的检索与排序方式。

    6. 文科科研成果及得奖情况

1997年以来南大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第五、六、七届评奖中共获一等奖17项,二等奖31项;在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

根据CSSCI系统自动生成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南大发文总量930篇,列北大(1143篇)之后居全国高校第二;在26个学科发文数统计排序中,南大有19个学科进入学科排序前十名,也列北大(21个学科排序前十名)之后,但南大没有学科进入排序第一名。

2001年5月17日,《光明日报》发布了2000年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统计,南大在综合排名中以转载量287篇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四,列中国社科院、中国人大和北大之后。在分类排名中分别居:哲学宗教类第四,法律类第九,政治类第六,经济类第六,语言文字类第六,历史地理类第四,文化、科学、体育第三;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在“原发报刊排名”中居学报第六。

这些统计排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大文科研究实力的增强与尚存的不足。除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所出论著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外,历史系王绳祖教授主编的10卷本《国际关系史》(336万字)的出版也引起学术界关注,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质的研究国际关系史的学术专著。由双语词典研究中心张柏然教授主持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编撰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项目,收词15万条,篇幅达1?000余万字,2002年4月即已杀青,将由商务印书馆分四卷出版。《程千帆文集》共12卷业已出版,而《全清词》、《太平天国史》、《新编美国文学史》、《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等巨著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 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引进、稳定、激励

1.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结构优化。

围绕学科建设,加快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可靠保证。经过长期的努力,教师队伍中一度存在的青黄不接的状况已大大改观,教师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至2001年10月30日,全校教职工总计3652人,其中专任教师1176人,科研人员822人,其中教授556人,副教授804人,讲师388人,助教178人。随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年轻教授的引进,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由1997年的45.5岁下降到2001年的42.3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由1996年的12.8%上升到2001年的32.7%。

2. 实施岗位津贴,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1999年下半年起,南京大学继北大、清华之后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贯彻“强化竞争,优胜劣汰,拉开差距,突出业绩”的方针,较为平稳地实施了岗位津贴,进一步稳定了教师队伍,增强了南大对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3. 又增6名中科院院士

1997年11月,孙义隧、王德滋教授分别当选为中科院数理学部和地学部院士;1999年11月,伍荣生、薛禹群教授又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院士;2001年11月,陈洪渊、王颖教授分别当选为中科院化学部、地学部院士。尽管戴安邦、高济宇两位院士在此期间逝世,但南京大学院士总数为23名,仍保持全国高校第三。

4. 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更加令人可喜的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数量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至2002年3月,南大共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6名。博士后在站人数也从1997年的30多名增加到2002年的200多名。“省部共建”以来,南大加大了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并从个别引进模式逐步向成组引进模式发展。例如,“分子医学研究所”刘建宁博士等5位青年学者,就是1999年从美国哈佛大学一起欣然回国到南大工作的。1997年以来,南大共引进各类优秀人才472人,其中182人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加盟南大,为南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优秀学术梯队建设有所加强

在重视人才和培养的同时,南大着力加强优秀学术梯队的建设,尤其注意将优秀中青年教师推上学术领导岗位,形成了一批结构合理、富有朝气、成果丰硕的学术梯队,继1995年古代文学、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之后,又有企业管理、计算机软件、地球化学(以上1997年)、固体电子学、世界史、基础数学(1999年)等6个学科队伍,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学术梯队”。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梯队在2001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为首批“优秀创业群体”。

 (六) 外事和台港澳工作更加活跃

1. 校际交流渠道逐年增加,至2002年春,南大已经与国外及我国台港澳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与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西澳大学及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等知名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

2. 授予美国前总统布什名誉博士学位。1998年10月,美国前总统布什访问南大,并被授予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拿大经济学家芒德尔、世界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诺贝尔物理奖评委会主席赛丽娅等接受了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职衔。

3. 1997~2002年,南大共主办52次国际学术会议,其中1999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21世纪的全球企业”等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4. 与我国台港澳地区的教育文化和科技交流、合作更加活跃且形式多样化。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捐资600万美元在南大和东大设立的“华英文教基金”在1998年12月正式启动,2000年首次邀请杨振宁博士来校作“大师级讲座”。南大还和台湾大学联合举办“两岸尖端科学研讨会”系列学术会议,受到两岸学者的高度重视。2001年7月,南大与台港澳地区高校联合举办了“迎百年校庆,攀世界高峰——两岸四地大学生青藏高原之旅”活动,南大的四名师生成功地登上6?900多米高的珠峰二号营地,将南京大学旗帜展开在雪域高原。

(七) 后勤改革顺利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 住房不足的“瓶颈”终于打通

    1997年新的行政班子上任伊始,即把改善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尤其是住房条件放在首位。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部推动教师住房建设(包括“筒子楼改造工程”),省部共建南大的实施,都为这项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1997年至2001年底,学校共完成建造各类用房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2. 办学空间大大拓展

1998年学校又在浦口校区新征土地2000亩,使学校校区总面积由原来的1500余亩扩大至3500余亩。浦口校区第三期征地1800亩的工作也已全面展开。这为南大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充分的办学空间。2001年还先后制定了鼓楼校区和浦口校区的总体规划。

    3. 五年筹集各类捐资1.7亿元

为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学校发展委员会做了大量对外宣传、联络、接待、筹资工作,1997年至2001年共筹集各类捐资1.7亿元,缓解了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困难。80年代后期以来,海内外校友、知名人士、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南大设立了“?川良一奖学金”、“吴健雄奖学金”、“杨振宁奖学金”等近20种奖学金和助学金;设立了“华英”、“航科”、“新鸿光”等7种基金或奖学金。捐资助建或共建了“蒙民伟楼”、“田家炳艺术书院”、“邵逸夫管理科学楼”等10余幢建筑物。

    4.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建设与信息时代相匹配的先进网络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在“985工程”一期建设中,学校提高了对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了投入力度,总投入接近7?000万元,超过1949年以来历年投入的总和。其中在校园网络硬件建设方面投资2?500万元,建成与国际一流大学基本同步的千兆网;2001年又调拨专项资金1?000?万,开发学校信息化建设软件平台。同时,在图书情报资源化建设和现代化改造方面投入4!000万,老图书馆改造投入1?500万。改造后的鼓楼校区图书阅览室实行国际上通用的借阅一体化的通厅大阅览方式,中外文图书、期刊总量有较大增长,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业已启动。此外,浦口3万平方米图书馆已经奠基开工,校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也都建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