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蛰伏到活跃的科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基本上处于蛰伏状态。一方面,旧型的、脱离实际的研究基本停止;另一方面,学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对旧教育的改造和院系调整,同时“认为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科学研究的条件尚不成熟”,因而对科学研究既未作出统一的部署,也未提出新的明确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们对科学研究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校科学研究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1953年9月,高等教育部召开全国综合大学会议,明确指出:“综合大学主要是高等教育机构,但也是科学研究机构”,并要求“综合大学应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水平,并与各研究机构和业务部门取得密切合作,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生的各种重要的理论与实际问题”。1954年3月,中共中央对科学院党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全国各高等学校集中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人员,为发挥这一部分力量,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水平,必须在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专门会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周恩来总理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各个高等学校中的科研力量,占全国科学力量的绝大部分,必须在全国科学发展计划的指导之下,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工作,并且大量地培养合乎现代化水平的科学和技术的新生力量。”
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日益重视,南京大学的科学研究也从蛰伏中复苏,并迅速活跃起来。这一时期的科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 复苏阶段(1953~1954)
南京大学根据全国综合大学关于“综合大学是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精神,从1953年便开始提出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当时十分强调“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先进科学为开展科学研究的起点”。从1953年到1954年,学校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本门学科理解唯物论、辩证法的精髓。心理教研组在潘菽校长带动下,精读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数天、物理、化学等系很多教授则通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的哲学部分;历史系世界史教研组则系统地自学《马恩文选》、《列宁文选》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促进许多教师自觉地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教学与科研。如外文系范存忠教授开设“英国史”和“英国文学史”这两门课程的任务,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著作,力求弄通它,掌握它,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改造自己的业务”。(引自范存忠《我的自述》)他努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批判唯心主义学术观点,先后编成了我国解放后第一部为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英国史提纲》和《英国文学史提纲》。
在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理论时,一般是以系或教研组为单位和选择专题而学的。这种集体的专题的学习,后来发展成为以教研组或系为单位进行的小型科学研讨会或学术思想批判会。仅1954年,全校各系就先后举行这种研讨会213次。其中,如有机化学教研组的“共振论”批判、地理系的“地缘政治批判”、气象系的“平流动力理论”报告,以及物理系的“能量与质量”的研讨会等,都开得内容扎实、气氛活跃。
在此同时,一部分教师也开始进行某些专题学术研究,其中包括少数与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科研选题。如地理系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对某大型水库选址进行调查研究;地质系教师与华东某矿区合作进行课题研究。但这类课题在当时还是寥若晨星,大多数教师尚在作科研起步的“准备工作”。
2. 由复苏转入活跃期(1955~1956)
强调马列主义理论及苏联先进科学的学习是必要的、有益的,但过分强调科研的“准备工作”,甚至将学习与研究机械地分成两段,无形中也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从1955年开始,南京大学校领导在意识到并检讨了领导科研工作中的保守思想后,向全校教师发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号召,南京大学的科学研究也由复苏转而活跃,其标志有三——
第一,首次制定了全校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列入计划的科研项目有196个,参加研究的教师达113人,占全校教师的34%,其中教授42人,占教授总数的一半。
第二,结合五二○校庆,举行了第一届科学讨论会。1954年6月16日举行的校务委员会曾通过两个重要决议,其一,确定南京大学校史“自三江师范学堂建立算起(1902一)”;其二,“确定五二○斗争日为校庆日”。1955年“五二○”校庆期间,南京大学首届科学讨论会隆重举行。讨论会分9个分会进行,共宣读学术论文37篇。这种以学术交流、讨论争鸣欢度校庆的方式,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和赞许;学校也决定,今后每年校庆期间都要举行全校性学术报告会,以交流和检阅科学研究成果。除全校性的科学讨论会以外,1955年全校各系、各教研组还先后召开了200余次小型科学研讨会,在全校形成了较浓厚的学术研究空气。
第三,创办学术性刊物《南京大学学报》,以提供学术争鸣和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1954年4月召开的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出版一定期的学术刊物,由高济宇、范存忠、方光焘、施士元、石延汉、胡小石、陈旭、欧阳翥、曾远荣等9人组成编辑委员会,高济宇、范存忠为正、副主任委员。经过一段时间筹备,《南京大学学报》创刊号于1955年1月2日正式出版,并向华东地区及全国发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创办最早的高校学报之一。
1955年5月,校长潘菽,副校长李方训赴京出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会议。李方训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李方训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在化学溶液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曾在其所著《科学史前言》一书中指出:“物理化学博士李方训教授是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离子熵、离子体积和水化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外驰名的。”李方训当选为学部委员,对南京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起了激励、推动作用。
1956年,在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号召的鼓舞下,南京大学广大教师情绪高涨,科研活动更加频繁。列入当年学校科研计划的项目共215项,其中理科141项,文科74项,文理科比例约为1:2。参加研究的教师有236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0.8%,其中教授65人,占当时教授总数的75.6%。1956年举行的第二届科学讨论会比首届科学讨论会规模更大、水平更高,前后延续两周时间,先后有1400多位来宾参加,分成12个分会,报告了128篇学术论文。其中孙叔平副校长的“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方光焘教授的“汉语词类研究中的几个根本问题”、戴安邦教授的“矽酸胶凝的速度和机制”、徐克勤教授的“矽嘎岩型钨矿床及其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物理系青年教师在魏荣爵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几种国产吸声材料的初步测定和评价”等,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或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或有关部门的重视。南京土木建筑所所长听了戴安邦教授的学术报告后,认为他对基建中加固地址的处理提出了新见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主动提出拨给价值约2万卢布的X光机一架,支持这一课题的后续研究。
(二) 科研起步中的新趋势
从总体上看,院系调整以后的4年中,南京大学的科学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其特点是:
(1)主要以老教师的学术专长为基础,个人自选课题,选题比较分散。
(2)大多数的研究结合教学的需要进行,如为开设专门化新课而编写教材、讲义,同时进行与之有关的专题研究;也有的是根据指导学生教学实习中积累的资料,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3)随着科研的逐步开展,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的发展趋势。其一,结合国民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1956年的科研计划中,这类选题有42项,接近总数的20%。其二,科研上的合作逐渐增多。如1955年,青年教师和老教授合作进行的课题67个,占总数的38.4%。至1956年,这类课题上升到119个,占当年全校科研课题总数的55.5%。同厂矿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也逐渐增多,1956年就有25项与校外合作的科研项目。其三,大型的科研攻关项目逐增多。如气象系与中央气象局合作,在1955~1957年间进行关于“中国雨量的长期预告”及“中国的寒潮”两项研究;天文系与紫金山天文台合作,进行“恒星天文”、“太阳物理”、“地极移动”等6方面的科研;物理系魏荣爵教授等接受华东军区政治部的委托,设计远距离扬声器;化学系戴安邦教授接受南京江南汽车公司委托,研究“柴油的净化问题”等。1956年4月,高教部批复同意将南京大学“温度控制器”、“全国气象区域的划分”、“全国煤系地层的沉积学的研究”等17项研究立项,有6个课题与其他高校合作。《1956~1967国家重要科学技术研究划》中,由南京大学牵头或主持的课题共有6项,分别是:(1)全国各大流域气候资料的分析研究;(2)高温蠕变机制的研究;(3)钛及钛合金变过程研究;(4)掌握并改进钛合金的热处理方法;(5)带熔法理论研究;(6)钨及钼的多酸的研究。此外,南京大学还参与了其他12项重大项目的研究。这些科研项目虽然为数不多,但已经显示了高校科研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科研部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并开始形成南京大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和特色。
(三) 蓬勃发展的学生科研活动
早在1954年,南大学生便组织了若干科学研究小组。至1956年,学生科研小组发展到68个,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达61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8%。一年级学生的科研小组多为辅助学习性质。二三年级的科研小组,如生物系动物专业54级玄武湖鱼类调查研究小组、气象系53级测云科学小组、中文系53级汉语语言研究小组等,则开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正规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一般为与所学专业相结合,从课程学习中找课题,通过研究,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有一些学生科研小组将自己的研究课题与教师的研究结合起来,如地理系53级地形专业学生科研小组的研究课题“滁县和眘笽山地貌图与地貌发育史”,就是该系地形教研室承担的中科院十二年规划研究项目“苏、皖、浙北的地貌发育史”的一个子课题;生物系53级动物专业的学生科研小组则参加了该系教研室的“盐蒿油的食物性研究”。
这些科研小组的活动,激发了青年学生“向科学进军”的热情和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自由争论的精神和能力。1956年校庆期间,南京大学组织了第一次学生科学讨论会,历时一周,先后交流了74篇研究心得和小型论文。当时,还成立了学生科学研究协会,以组织领导学生的科学活动,交流学生科研工作的经验,在学好正课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从事科研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956年11月,校学生科研协会奉命撤销,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的科研小组改属各系有关教研室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