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概况

校长与行政机构、经费

  • 校史教育
  • >南大校史

二、校长与行政机构、经费

抗战期间,中央大学仍按《中央大学组织大纲》规定,设校长一人,负责综理校务,由国民政府任命。1941年8月,罗家伦辞职后,继任校长依次为顾孟余、蒋介石、顾毓臔,任期都只有一年左右。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吴有训接长中央大学。

西迁后,罗家伦继续苦心孤诣地谋求中央大学的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延聘名流师资,增设新兴系科,创办研究院等,使中央大学在战火纷飞中声誉日隆。到了1940年前后,重庆物价暴涨,十倍于战前,学校经费拮据,难以维持,罗家伦实感“精疲力竭,再也不敢继续下去了”,加之国民党派系之间的倾轧,遂于1941年7月,提出辞呈。8月,罗家伦辞职获准,于是告别了他苦心经营十年之久的中央大学。后由顾孟余继任。

顾孟余,北平人,1888年生。早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和教务长。后来出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校长。1926年起,先后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历任中央宣传部部长、教育部部长、铁道部部长和交通部部长等,在国民党内享有一定的声望。1941年8月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为人态度严肃,不苟言笑,与师生接触甚少,教授有事请见,也须事先约定。但在教育行政管理上,比较宽容,对校务和师生生活极为重视,为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多方努力为学校筹集资金,以改善教学和生活设施。长校期间,重建了图书馆,新建了能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还有数栋宿舍,使学校面貌大有改观。后因与当局不合,1943年初提出辞呈,未待获准,旋即赴美。

顾孟余之后,谁长中大,当局举棋不定,一时传言纷纭。于是引发了以挽留顾(孟余)校长为由的1?500多名学生向国民政府的请愿游行,挽留顾校长的标语、壁报贴满饭厅四周,这是抗战以来,重庆首次发生的最大的学生风潮。为了稳住中大,避免事态的发展,蒋介石匆忙上阵,行政院第60次会议决定:准予顾孟余辞职。校长一职,由行政院院长蒋介石自兼。(《中央日报》,1943年2月18日,第1版。)当即各主要报纸都在显要位置上作了报道。

蒋介石亲自出长中央大学,便在学校特设教育长一职。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奉命担任,代表校长驻校主持校务。1943年3月5日,蒋介石偕同朱经农到校视事。7日,在全校大会上发表就职演说,提出:“大学应注重培养新的精神与新的风气,以造就一般学生为建国干部,克尽其实行三民主义建设国家之责任。”又说:“大学是培养领袖人物的场所,中大的学生应负责起领导千人或万人的使命。”他要求全校师生以“勤俭朴实、刻苦耐劳之精神,造成中大之新风气。”而“新风气”的形成,“端赖学生能竭诚听从师长之教诲”。教师应该“视学生如弟子,于讲授课业之外,对其日常饮食起居与休息,随时注意指导,养成整齐清洁与守纪重秩序之习惯,切实尽到‘教’与‘育’之职责”。(国立中央大学校刊编委会:《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年第3期。)其实都是重弹1938年颁布的导师制训令的老调而已。

蒋介石平时每周六下午来校,届时教育长朱经农必须偕同“三长”和军训教官到松林坡山脚下,恭候校长来校巡视。巡视内容一般是学生伙食和宿舍卫生,偶尔也到农场看看苗圃、喝杯新鲜牛奶,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涉及不多。但也办了两件实事:战时纸张印刷困难,被迫停刊一年多的《中央大学校刊》,在他的过问下得到了复刊,为增进系科之间相互了解、活跃学术空气提供了园地;1943年冬,蒋介石看到大学生鞋袜洞穿,衣衫破烂,发给每人一件军用大衣,白天穿着御寒,晚上可以当棉被盖,比麻袋、报纸强多了(当时确有穷学生用麻袋、报纸加盖在薄被上)。

1944年夏,蒋介石辞去中央大学校长,改任永久名誉校长。同时撤销了教育长一职。继任中央大学校长的是原教育部次长顾毓琇。

顾毓琇,江苏无锡人,1902年生。1923年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攻读电机工程,192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科教授兼科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工学院院长。1938年出任教育部次长。1944年8月出长中央大学。他在向报界发表谈话论及教育方针时说:大学应注重学术研究,提高研究风气,改善研究人员待遇。盖尊重学术为教育人才、培植文化之根本原则。主张“教授为第一,尊重教授地位及其学术上之成就,以避免学术机关变为行政机关”(国立中央大学校刊编委会:《国立中央大学校刊》1944年第18期。)等观点。

顾毓琇长校期间,力谋扩充和发展学校规模,改善教学环境,对系科的增设和调整归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于公务之暇,还亲自上课,指导实验,如为电机工程系开设《电工教学》,为工科研究所开设《交流电网分析》等,深受学生欢迎。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顾毓琇辞职离校。中央大学师生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迎来了新到任的校长吴有训。

(二) 行政管理机构

学校的行政总机构是校长办公室,负责综理全校的行政事务。校长办公室下辖人事室,专管教职员聘派事宜,设主任秘书一名,由校长聘任。重庆期间,先后出任主任秘书的有彭百川、夏开权、贺壮予、吴功贤等。日常的教学、行政工作,划归教务、训导、总务三处分管。

教务处 负责全校教与学两方面的工作,设教务长一名,由校长聘任。重庆期间,先后出任教务长的有童冠贤、胡焕庸、张士一、唐培经等。下设:1 注册组,负责学生成绩考核、统计;2 出版组,负责供应讲义,检查并发行校刊及由中央大学主编的刊物等;3 图书馆,校本部和柏溪分校各有图书馆一所,馆长洪范五。后来成立“中央大学图书委员会”,由陈章任主席,聘请各院著名教授11人组成该委员会,在经费拮据、图书缺乏的情况下,加强图书的购置和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训导处 负责学生的训导工作,设训导长一名,由校长聘任。重庆期间,先后出任训导长的有张庆桢、陈鲲、周鸿经、王书林、何义均、沙学俊等。下设生活指导组、体育卫生组、军事训练组和卫生室。柏溪分校和成都医学院设有训导室,各设主任一名。1938年6月,中央大学试行导师制,成立主任导师室,规定导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身心、学业、进修进行切实的指导。原由主任导师负责,后主任导师由训导长兼任,训导处的管辖范围就更大了。每学期由校长召集一次训导会议,制定本学期的训导计划及实施等。训导处每月召开一次处务会议,审议和讨论学生的操行等级以及学生生活安排等。

总务处 负责学校事务性工作,设总务长一名,由校长聘任。重庆期间,先后出任总务长的有张广舆、王书林、吴干、袁宗泽、吴世瑞、戈定邦等。下设:工务、事务、保管、文书、警卫和出纳室。大学的会计室是独立的,其主任、佐理员及雇员均由国民政府主计处派任,在校长督促下,办理帐目的审核、呈报等。

柏溪分校设立校长办公室,为校长驻分校办公地点,设办公室主任一名,秉承校长指示综理分校事务。另设教务、总务室,各置主任一名,代表教务长、总务长办理分校教务、总务事宜。分校的训导事宜由主任导师室负责。

各学院院长和系科主任,由校长就教授中聘任之,唯师范学院院长须由校长呈报教育部审定后聘任之。

除上述的“一室”、“三处”负责学校日常行政事务外,另设校务会议和行政会议,襄助工作。校务会议是决策性机构,由校长、教务长、训导长、总务长、各院院长、系科主任、会计主任及教授代表组成,校长任主席,主要审议学校的预算与决算、院系的增设或裁撤、规章制度的颁定,重要设备的购置等,每学期开会一次。行政会议是讨论或布置学校日常性事务,由校长或“三长”负责召集,每周开会一次。

(三) 经费

教育部核定中央大学每年的经费为172万元。1937年9月,国民政府就借抗战名义,大大缩减教育经费开支,将已核定各国立院校的经费按七成支付。迁渝初期,物价低平,师生人数亦少,图书仪器因战事无从添置,系科也未谋发展,本着共赴国难,一切从简的原则,教育部支付的经费还勉强应付。随着学校师生人数的猛增,院系的发展,图书设备的添置,经费短缺的矛盾日趋尖锐。尤其是1940年以后,重庆物价飞涨,教育部支付的经费仅够开支教职员工资、伙食补贴及部分教学用费,其他开支全无着落;加之中大校址分散,人员、系科大幅度增加,教育部并未就此增补经费;此外,还有一个独特的原因,就是应用学科发展迅速,其经费开支远较其他系科为高,于是经济状况日见支绌。学校只有利用地处大后方中心的优势,以及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巧立名目“争吃小灶”,不时请求补助,如救济费、追加费、专用款、委员长特拨补助费等,尽管如此,还是入不敷出,东借西挪,举步十分艰难。罗家伦的辞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为筹措经费无着落,不敢支撑下去而离开中央大学的。抗战时期,教育经费奇缺成了历届校长最头痛的事。
中央大学经费的分配,以1945年度内部预算分配为例,见表4-1(南京大学编:《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内部资料,1982年,第359页。),表中用于各院的教学经费为375 900元,仅占总经费支出的13.46%,而分配到各院的经费,又以文科最少,文、法两院经费为12 000元,占3.5%,两院学生共1 010人,却占全校总人数的27.3%,若分摊到学生,每人可得11.8元(当时重庆的黑市米价为300元一担)。相对来说,医学院、工学院和农学院经费要高得多。而占本大学经费2/3的是学校各种补助费、公共用费及教职员工资。

表4-1 1945年度内部预算分配草案

科 目金 额备 注

本大学经费2792392校警28人,分校16人
应发各款915552
教职员薪俸270000
特别办公费80000
临时研究补助费80000
房 贴10000
兼任教员交通费70000
兼任教员工资35000
职员补助费30000
校警补助费59752
柏溪分校273000
附属小学7800


各院经费375900
文学院5500
理学院44700
法学院7300
农学院47200
工学院58400
师范学院26800
医学院137000
畜牧兽医系24000
实习费25000


公共用费945000


总办公处费219000


战时膳食补助费336440


各膳食团工友米代金226440燃料及设备购置
各膳食团设备补助费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