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概况

四、变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 校史教育
  • >南大校史

四、变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80年代以来,南京大学在学校工作中突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转变教育思想、调整培养目标、变革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一) 转变教育思想:由重知识、能力到重全面素质培养

1.80年代中期突破“三中心”

80年代中期,南大强调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辩证统一,强调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突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主管教学的冯致光副校长提出了“全面培养,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增强活力”的教学工作方针,确立了以“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三元结构”教学模式,使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与加强能力培养互相融通;使有形课程与潜在课程、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业务培养与素质提高有机结合,保证了本科教学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在实施“三元结构”的过程中,又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特点,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2.90年代中期率先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进入90年代以后,南京大学明确提出要培养能够迎接高新技术的挑战,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跨世纪人才”。但是,如何培养这种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应当如何转变?南京大学从1996年9月起,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大讨论。

这次讨论活动采取分批研讨、层层推进,座谈与笔谈结合的方式进行,历时三个多月。从校院长到系主任,从中科院院士到中青年教师,从硕士、博士研究生到本科生,先后有100余名代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讨会、座谈会。在此同时,《南大报》前后出了9期教育教学思想讨论专刊,将发言提纲公开发表,引导各院系的教育教学思想讨论。之后,院士、博导和中青年教师、学生分别就21世纪应有的人才观、知识观、教学观发表意见,撰写文章,由许敖敖副校长主编的《我们怎样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正式出版,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为该书写了序,给予高度评价,在国内高教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教育教学思想的系列研讨活动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师生的思想,大家认识到;面向21世纪的高层次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优化的能力结构,了解世界,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还应有全面的、优良的素质——强烈的事业进取心与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统一;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洞察力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既能勇于挑战、参与竞争,又能关心他人,合作共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业务素质与思想、心理、身体素质的充分发展、和谐结合。(许敖敖主编:《我们怎样培养21世纪的人才》,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3.提出“三个融为一体”的新思路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南京大学在90年代中期提出了新的教学工作目标,即:“吸引一流考生,给予一流培养,使毕业生具有一流的深造或就业竞争能力。”何谓“一流培养”?南京大学适时推出了“三个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即在人才培养中,“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

“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强调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重视在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渗透道德、心理、人文和科学素质等方面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事业心;

 “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强调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辩证统一,学生的坚实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是通过培养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来达到的;

 “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强调作为培养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大学教学,一定要以一流的科研为背景,注重科研对教学的渗透,通过教学和科研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探索未知、创新知识的意识。

 “三个融为一体”的提出,成为南京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和教学改革的新起点。

(二) 保证“合格率”,提高“优才率”

1983年,南京大学把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归结为“全面培养,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增强活力”。在推行学分制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保证人才培养的“合格率”

其一是遴选、配备好基础课、主干课和基础实验课的主讲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上保持一支有经验有水平的教师队伍.

其二是加强外语、计算机及一些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为加强外语教学,1985年,公共外语教研室从外文系分出,独立建制,1987年4月又改称大学外语教学部。继全校外语课程之后,数学、物理课程从1985年起也按文、理两大类别统一分档设置。文理科各系基本普及了计算机教学,学校1984年成立了计算中心,理科各系和文科的经济、管理和图书馆等系也都先后设立了微机实验室,使学生上机实习时间得到保证。

其三是试行中期学力考核制度。从1985年起,南京大学对进校学习满两年的大学本科生进行“中期专业综合基础考核”,由各系命题,学校把关,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程度及理解、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人才培养的 “优才率”

其一是调整课程设置,按“三多三少”的原则修订教学计划,即针对原来总学分过多、必修课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减少总学分,减少必修课学分,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选修课学分,增加自学时间,增加实习环节。

其二先后在图书馆、法律、经济类专业试行主辅修专业制和第二学位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面。

其三是加强对优异生的培养。从1984年起,为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南京大学试行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给予重点培养。主要从二三年级学生中,按1-3%的比例,挑选一些基础好、学习上表现突出、创造潜能较大的学生,经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遴选推荐、系和学校审查认可后,在培养上给予必要的辅助优待条件,如配备指导教师,发给特许借书卡,给予使用实验室的方便等;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要求他们制定单独的学习计划,完成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每年校庆活动时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他们定期检查考核和继续筛选。每届学生中大约选拔三四十名。这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85~1987三届曾被列入优异生的109人中,有92名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其四是举办少年班。从1985年起,经国家教委批准,南京大学开始举办少年班,招收15周岁以下学习优秀、智力超常的少年大学生,单独拟定培养方案,按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并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讨论式,取消一本固定的教科书而代之以指定参考书,并鼓励学生在阅读参考书及文献基础上写课程小论文。从1985年到1988年的四年间,南京大学共招收少年班学生225人。

(三) 变革教学模式,拓展“三元结构”

在贯彻以上教学改革措施的同时,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中还注意抓好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这三大环节,使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加强能力培养两方面互相融通和有机结合。80年代中后期主管教学的冯致光副校长将其称为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三元结构”。

1.课堂教学
    从1984年起,南京大学发动各系分期分批选择主要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列为重点课程,选配富有教学经验、学术水平高又热心教学改革的教师,按照“五个一套”的标准进行建设。学校按期总结验收,并组织展评交流;同时特地设立了课程建设奖、优秀教学质量奖、教书育人奖。1984年~1988年间,全校组织了三次课程建设总结验收和教学评奖,先后有150多门课程通过“五个一套”的验收,有94门课程获课程建设奖,111人获优秀教学质量奖,15人获教书育人奖。

2.学术活动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南京大学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生学术活动,如:学校坚持“优化课内教学,强化课外训练”的原则,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或股市、观点辨析、知识竞赛、专题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读、写、议”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汲取知识、锻炼能力的积极性,搞活了课堂教学。

1984年以来,学校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潜在课程”的作用。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开设有学分的“课题研究”,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学生会和各院系举办多学科的大型系列讲座,如“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台湾四十年”、“哲学与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体制、目标、现代化”等等,1990年至1996年已组织280余场系列学术讲座,每学期参加听讲的超过15000人次。又如在“五二○”校庆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学术报告会,平均每年参加交流的学生论文超过300篇,其中约10%的优秀论文编印成《南京大学大学生论文集》,与国内外有关高校进行交流。再如,组织各种学术性社团活动,如学生通讯社、文学社、诗社、影剧社、读书会、自然科学协会、军事科学研究会等。以中文系学生为主的影剧社在有关教师和著名导演的指点下,每年都排演话剧,公开演出,其中有莎士比亚的《捕风捉影》、《无事生非》,曹禺的《雷雨》,陈白尘的《未婚夫妻》等,还有自己创作的《十斤粮票换一双袜子》等。大学生辩论赛活动也进行得有声有色。1990年7月在第三届亚洲大专学生辩论赛上,南京大学辩论队获亚军,姜红卫同学获得“最佳辩论员奖”。1994年,围绕“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热点问题,全校各院系进行了四轮共15场精彩的辩论赛,活跃了校园生活,锻炼了学生思辩能力和口才、风度。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南京大学代表队,先后摘取了“江苏省大学生辩论赛”和1994年“长虹杯”全国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的桂冠。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上,南京大学队又技压群雄,一举夺冠。1996年,英语系学生刘欣在英国伦敦举办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战胜多位以英语为母语的对手,取得冠军,在英联邦国家和海外华人中引人注目。

3.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

在教学改革中,南京大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如法律学系采取了开设模拟法庭、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增设“司法文书”课、“法律口才学”课等措施,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地海洋科学系每年从科研经费中拨出几万元添加于生产实习费用。学校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性质的,如1984年暑期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苏北经济考察”,生物系、大地海洋科学系14名学生到四川宝兴县进行的“大熊猫灾情考察分析”等;也有科技服务性质的,如计算科学系在暑期中组织学生到苏南乡镇企业推广微机应用,大地海洋科学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的一些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等等。这些社会实习活动,使学生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让大学生较早地介入科学实验或课题研究,是“三元结构”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采取的措施是:部分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将相当一部分实验改为设计实验,帮助学生把实验变成“全面的智能考核和小型的科学研究”;遴选成绩优异、富有创造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到各专业实验室参加科研,成为教授、学者的科研助手,“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的学生甚至有机会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或专业实验室,在博士生导师甚至院士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组织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如物理系、电子科学工程系、生物系等分别成立了“学生电子科技开发中心”和“微机应用科研小组”“生物科研兴趣小组”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还获得国家专利。

(四) 调整培养目标:由主要培养基础性人才到造就多种人才

1.从“两类人才”到“两个接轨”

50年代以来,南京大学“主要培养在理论科学或基础研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方面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随着文理型学科框架的突破与重构,南京大学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到80年代末,明确了培养“两类人才”的构想,即既要考虑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长远需要、全局利益,培养“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又要努力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1990年在制订《南京大学1991~2000年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时,“两类人才”又进一步细化为基础性人才、高科技应用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

1993年结合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明确提出“两个接轨”的要求,即培养基础性人才和高科技应用人才应努力接近学科前沿,与国际接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应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与社会接轨。

2.按系招生,分流培养,探索多种人才培养途径

80年代后期,随着十年“文革”所造成的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契合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面临这样的形势,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中进一步提出了“按系招生,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分流培养”的改革原则,即按系科招生,学生入学的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学科群组织基础课教学,第三年由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本人的专长选定专业,按“基础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不同规格要求分流培养。

根据这样的改革指导思想,南京大学积极试行了各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3.5+0.5+2”的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学生,用三年半进行大学本科生基础教育,半年进行社会实践,学生修完大学本科后,再组织综合考试,考试及毕业论文均合格者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为期两年

(2)“3+1”的“两栖型”即基础型与应用型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从1987年开始,南京大学生物系与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开始联合培养本科生,学制仍为4年。学生入学后,前三年在校内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最后一年到研究所边学习、边工作,并在研究所人员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一些学生毕业后即被该所录用或录取为研究生。

(3)“3+0.5+0.5”或“3+1+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学、政治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精细化工方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系都试行与有关部门、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然后以半年或一年时间到基层单位进行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最后再返回学校,以半年或一年选修必要的专业课,在教师和实习单位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

(4)“2+2+2”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994年起,南大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创办生物工程制药专业强化班,双方各招15名学生,实行学士—硕士连读制:前两年由南大负责基础课教学,中间两年由药大进行专业教学,最后两年由双方合作开设研究生课程,并共同指导硕士学位论文。

(五) 教学基本建设全方位进行

1.80年代教学基本建设从“课程”入手

1984年提出课程教学的“五个一”,即一套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先进适用的系列教材,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套科学的考察评价方法,一支结构优化的教学梯队。这五个“一”抓住了课程教学的五个质量要素,使课程建设有章可循。学校对列入重点建设的课程给予人员、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定期组织检查验收、展评交流;同时专门设立了“课程建设奖”、“优秀教学质量奖”和“教书育人奖”。在1989年和1993年两次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南京大学共有14个独立项目和2个合作项目获奖,获奖数与北大并列全国高校第三名(西安交大17项,清华15项),其中冯致光主持的“大学教学管理研究与实施”、夏邦栋主持的“普通地质学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获国家首次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在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三次评选中,南大共有37项获奖,1994年又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

90年代以后,课程建设已经步入新的阶段。一方面,由各别的课程建设发展为注重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小型化”、“个性化”、“边缘化”成为课程建设的新的努力方向。所谓“小型化”,是指精选、重组课堂讲授内容,力求使每一课程不超过4学分,以有利于完善学分制,增强灵活性;所谓“个性化”,即突出课程的特色、个性,使之更加凝炼,能更充分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所谓“边缘化”,即强调“跨学科性”,根据问题组织新的课程,通过多学科交叉帮助学生将知识融汇贯通。

2.教学基本建设全方位展开

进入90年代以后,教学基本建设全方位地展开,收到了实际效果。

(1)教材建设。着力解决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要求紧密配合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尤其是新兴、边缘、应用学科领域的教材,更强调实用性与逻辑性的统一。二是处理好科学研究与教材建设的关系,使新教材更多地吸收国内外科研的新成果。三是处理好教材内容更新与保持学科特色的关系,既要尽可能反映新进展,注重实际应用性,又要体现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注重教材结构的分流性。从1989年开始,学校每年拨专款50万,重点资助40~50种教材的出版。据统计,“八五”期间南大正式出版教材423种,列入“八五”教材出版规划的选题498种。在全国高校第一、二届优秀教材评选中,南大有13种教材获奖,其中任美锷等编著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曲史稿》、杨怀仁编著的《第四纪地质》等3本教材获国家特等奖。

(2)教学队伍建设。有了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为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有相当数量的高水平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保证骨干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改革,南大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一,建立由25位教授和教学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教学委员会,以中科院院士江元生为主任。教学委员会所具有的权威性,使教学工作的首要地位落到了实处。其二,设立教授教学岗,既有对学术研究水平的要求,又考虑到教学第一线的工作特点,注重上岗后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1994年初一次即解决10个教授教学岗指标。其三,先后从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获得捐助,设立了“健力宝”、“宝钢”、“三房”、“双元”、“新世纪”、“天地”、“春兰”等奖教金,每年可实际到位资金100万元。1994年全校有600余位教师获奖,其中特等奖为5000元。其四,为重点基础课、主干课建设的主持者和主要参加者增加专项津贴。其五,实行“公共基础课首席教授制”,1994年首先在文科聘请10名“首席教授”,主持开设写作与修辞、法学理论、逻辑学、哲学概论、文学名著导读、经济学等10门公共基础课。其六,学校选聘了18名博导上本科生基础课和主干课,形成了较强的一线教学阵容。与此同时,努力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课或开设讲座,加强和完善硕士生、博士生兼任助教制度,使教学队伍结构优化,后继有人。

(3)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务处设有电化教学研究室,在外文系也设有外文电化教育研究室。1989年,在原电化教学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技术中心。1978年至1988年10年间,全校收集及编制的录像教材有2000多部、录音教材11000多小时,幻灯投影教材50000多张,电影教材100多部。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除地学院学生野外实习基地外,至1994年共建立有长期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41个,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19个,自然、工程、技术、医学类22个。如医学院在原有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基础上,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建立了临床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与电子工业部第14研究所、南京电讯仪器厂合作,增加学生生产实习时间,完善实习制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在南京、扬州、无锡等市、县、区政府综合部门建立实习基地;新闻专业1992年与江苏省石油总公司共建“新闻宣传教学实践联合体”。

(六) “强化部”教改成果:高质量基础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南大在原来的“少年部”基础上,成立“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对通过单独考试、提前招收的优秀学生施行强化基础的培养计划。在卢德馨教授的主持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培养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后备力量的新模式——“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按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1.这一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协调好五个关系——

(1)基础教学和学科前沿相结合;

(2)学科与学科之间穿插;

(3)优秀学生与优秀师资相会合;

(4)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相衔接;

(5)智力、能力与素质培养相统一。

2.这一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五个环节——

 (1)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早期科研训练。

大一为公共基础课阶段。强化数学、物理,兼顾化学、生物,以及英语、计算机训练。将“大学生物学”作为所有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化生类学生则作必修课),以体现当代国际学术界对生命科学的关注。

大二起分为两大类:数理类和化生类,按学科群设置基础课。

大三再次分流,进入一级学科方向,目前分设化学、生物、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5个方向。课程设置注意各学科领域知识的完整性,不偏重于某一“专业”。

大四为本科阶段研究。

各相邻阶段之间有所交叉。如数理化基础课都安排撰写课程论文,经常组织由国内著名学者主讲的科学报告,定期组织学生科学讨论会和报告会,以交流学术信息和研究心得……这些都体现了“注重早期科研训练”的特色,为大四进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在高水平导师指导下开始本科阶段的研究作了辅垫、准备。

(2)发挥整体优势,配备优秀师资。

强化部的主干课任课教师由学校从各系择优选聘,一批富有经验又充满革新精神的资深教授和后起之秀欣然应聘,他们普遍有较强的科研背景,能够把学科前沿的东西融入教学,敢于拓宽、加深,在教法上超越常规。学生在名师指点下迅速成长起来。如首届43名强化部学生中,有37人在博导指点下从事本科阶段的研究,其中8人得到中科院院士的直接指导。

(3)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实验教学。如“大学数学”增加了集合映射、拓扑空间和L测度等近代数学中的内容,以扩大学生视野;“大学物理”注意了把物理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注重各分支的穿插、交叉,注重当代学科前沿内容的变化。此外,中科院院士江元生还为有量子力学基础的学生专门撰写了《结构化学》教材。

(4)提高英语和计算机素养。

规定英语为工作语言,在“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粒子物理”等7门课程中广泛使用英语教学。在学校计算中心的支持下,强化部学生每学年上机达160小时,不少学生通过自学或选修,掌握了多种高级语言和实用软件。

(5)加强思想教育,培育良好学风。

自1989年至1992年,即有近600人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近100人受到学校和地方政府的表彰。首届强化班1993年荣获“全国高校先进班集体”称号。

强化部的教改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1993年毕业的首届强化班学生共43人,有42人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其中70%获免试推荐资格。中科院声学所汪德昭院士亲自给强化班一位学生写信,表示愿与另一位院士一起作他的研究生导师。90级学生吴晓薇在大四一年就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篇,显示了较强的科研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