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这段时期的发展始终和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国家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南京大学在新的改革形势面前,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和长远利益,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自身的各项工作,提出新的努力目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等方面都积极地、持续地和深入地推进着改革。从时间进程上说,南京大学这段时期的改革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改革的酝酿和初始阶段,办学目标的确立和改革动员阶段。
(一) 改革的酝酿和初始阶段
这一阶段,大体从1978年到1982年。
南京大学的改革基本上是与学校工作全面的拨乱反正一同起步的。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随着学校中心工作转移到教材、科研上来,我国高等学校一方面面临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急切需求,另一方面又普遍存在着由于“文革”的影响而产生、加剧的某些教学内容陈旧、方法手段单一、科研工作落后的问题。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出和快出人才,南京大学首先在教学领域着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1978年下半年,在匡亚明校长的倡导下,南京大学就开始推行学分制;以后又采取了拓宽专业口径,改革课程设置,推行主、辅修制等若干教学改革措施。同时,恢复了经济系、法律系,新建了计算机科学系。在管理上,实行教师工作量制度、建立各类人员考核制度、在后勤总务部门试行奖金与工作绩效挂钩等初步的改革。
这段时间中,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南京大学在发展目标上也曾几度调整。1978年上半年,曾提出要在不长的时间内把南京大学发展成为万人大学和国内外第一流的大学。1979年6月全国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中央提出,今后三年内,要认真搞好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工作。1979年7月,南京大学召开第五届党委第三次会议,讨论学校发展规模。会上提出,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从南京大学当时只有650亩用地面积的实际情况出发,南京大学应当办成“小而有特色”的大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不能铺大摊子,求大求全。在近三五年内,工作重点应放在巩固提高现有专业上,专门科研机构也要力求精简,计划到1985年,在校学生总数不超过9000人。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逐步转好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到1982年5月20日南京大学80周年校庆大会上,党委书记章德在讲话中又提出:“在今后数年内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南京大学办成万人规模的大学。”
由于办学规模问题上的不确定因素,南京大学在这一阶段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也几度调整,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在如何提高办学水平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识。在讨论“六五”规划时,南京大学提出:“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必须办成一个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一是要发挥学科较齐全、专业较配套的优势 ;二是要使文理相互渗透,在渗透中发展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三是要在天文、地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形成特色,让一批单科性的重点学科进入教育部所组织的‘国家队’。”
(二) 办学目标制定和改革的动员阶段
这一阶段,大体从1983到1984年。
前一段时期,南京大学的改革一方面主要是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另一方面,多数是单项性的和带有一定实验性的。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使高等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办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而南京大学的改革也逐渐从教学领域拓展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单项性的改革进入到较系统的改革。1983年3月18日,南京大学举行党委常委和校长联席会议,章德书记等传达了在上海召开的华东地区16所高校改革座谈会的精神和在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参观学习的情况。会议提出,“要全面地、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进行改革,从办学方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招生分配制度,一直到机构、体制,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改革,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办学效益,以把南京大学建成高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随后,学校成立了改革办公室,由待命就任的三位副校长袁相碗、冯致光、许廷官负责,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分教学科研、机构体制、后勤管理三条线进行调查研究,确立了在“七五”期间“在校学生比1980年的基数翻一番并达到一万人”的目标,并提出若干教学、科研上的改革措施,如调整更新专业设置,增加若干新兴、应用学科,按“三多三少”(即减少总学分、必修课学分和课堂讲授时间,增加选修课学分、自习时间和实践环节)的原则修订教学计划,建立三年主讲教师和实验室主任聘任制,制定《南京大学校内实行科研合同制的暂行条例办法》,确定重点学科,努力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加强科技工作的横向联合,建立若干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等。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在教职工中进行了定编工作,执行了岗位责任制和实施了岗位津贴制度,制定了《教师工作规范》,调整和精简了少数机构,并开始推行系主任负责制,扩大了系一级在办学上的自主权。在后勤改革上,进行了政企分开的试点,在一些单位逐步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办法,并筹建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职工生活的各种服务机构,同时由原来的一级财务管理改为校系两级财务管理。在全面改革试点的化学系,制定了《关于校长领导下的系主任负责制》、《遴选主讲教师办法》等12项改革方案,在人员定编的基础上开始实行人员流动,并改变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试行工资和奖金分配的改革。
1984年4月28日,南京大学党委和行政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凌雨轩作了关于加快改革步伐的动员报告,提出学校改革与形势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加快改革步伐,以“三个面向”为指针,通过改革,把南京大学建成适应社会主义需要、具有自己特色、站在若干学科前列的多学科综合大学。接着,南京大学又颁发了《南京大学改革方案汇编》,其中包括人员定编、定岗、定任务,教职工考核、岗位职务津贴等暂行办法,教师工作规范,科研合同制实施办法及后勤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等18个改革方案;并在全校逐步推广化学系的试点经验,同时,开始讨论和制定学校在“七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三) 学校领导的三度调整
1982年以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曾三度调整。1982年1月,匡亚明不再担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之职,任名誉校长;由章德接任党委书记;钟世勤任党委副书记,免去原副校长职务;增加地质学教授郭令智任副校长。
章德,1921年出生于江苏海门,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中共南通地区、苏北区党委、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厅工作。1965年初任常州市委书记,“文革”中受到极“左”路线迫害。1974年调南京大学工作,先后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第二书记、副校长,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1983年9月,党委书记章德不再兼任副校长职务,由凌雨轩、韩星臣任党委副书记;由郭令智任代理校长,丁光训(兼)、袁相碗、冯致光、许廷官任副校长,钟世勤改任顾问。
郭令智,1915年生,湖北安陆人。193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曾任台湾大学副教授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由台湾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51年回国,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工作。他是70年代初我国引进和发展地质板块构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
1983年10月,章德因病住院,由凌雨轩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