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概况

三、突破与重构:建设真正的综合大学

  • 校史教育
  • >南大校史

三、突破与重构:建设真正的综合大学

(一) 突破50年代初形成的文理型学科结构

《南京大学1984~1990年发展规划》的一个历史功绩,在于明确提出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建设成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技术学科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教育、科研中心”。这是一次“否定之否定”,意味着突破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形成的文理型综合大学的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追求学科的高水平和多学科、综合性。

1985年10月,曲钦岳校长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要建一批高水平的综合大学》的文章,进一步阐发新的办学构想。他提出,“为了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应当尽快建立若干所高水平、多科性的综合大学”;“它们应当集文、理、工、农、医、技术、管理等学科于一校,使各学科易于交叉、渗透,相互结合,形成和发展新的学科”;这些真正多学科综合的高水平大学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骨干”,成为国家科学研究的“强大基地”,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依托。(曲钦岳:《要建一批高水平的综合大学》,1985年10月6日《人民日报》第五版。)

(二) 提出“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学科建设方针

 南京大学的党政领导认识到,建设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真正的综合大学,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南京大学曾经大胆探索过与其他院校通过联合或合并达到综合化的道路,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未能如愿。南京大学在追求学科综合化、高水平的道路上另辟蹊径,再作努力。学校提出了“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学科建设方针,即发扬基础学科齐全的优势,保证和抓好重点学科的建设,同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花大力气改造传统学科,依托基础学科的优势,通过交叉、渗透、延伸,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发展新兴、边缘、应用学科,尤其注重高新技术和应用文科的发展。

1.应用文科的发展

1985年,在经济学系增设数量经济学专业、对外贸易专业,原经济管理专业分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图书馆专修科改为图书馆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6年,以原马列主义教研室为基础成立了政治学系;原经济学系在从理科调拨了一部分教师后分为经济学系和管理学系;成立了图书馆学系,除原有的图书馆学专业外,又增设了科技档案专业;并在中文系增设了新闻学专修科。

1987年,在法律学系增设了经济法专业;在哲学系增设了宗教学专业;在经济学系增设了社会学专业;经济系对外贸易专业改名为国际贸易专业。

1988年5月,根据发展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在原经济学系、管理学系的基础上充实力量,建立了国际商学院,下设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企业管理、经济决策4个系和高校财会专修科。10月,成立了国际商学院无锡分院;成立了社会学系;11月,又成立法政学院,包括法律学系、政治学系和社会学系。

1994年,南大新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投资经济、旅游管理、国际经济法、行政管理学、编辑学、信息学等本科专业和国际事务、影视学、广告学等3个专科专业。图书馆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系。

到1996年,南京大学文科的学系由1978年的4个增加到19个,本科生专业由9个增加到32个。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南京大学的文科已经远远突破了原来传统的人文学科范围,初步形成了既有文、史、哲等传统基础学科和语种较齐全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又有应用性较强的政、经、法和社会学、管理学及图书情报类学科,即综合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情报信息科学,结构合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学科体系。

2.应用理科的发展

1984年,原物理学系分为物理学系和信息物理系;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增设了环境化学专业和环境生物学专业;地理学系原陆地水文专业改为自然资源专业;在计算机科学系增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后于1987年与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并为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在生物学系增设生态学专业(后与环境科学系环境生物专业并为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专业,在两系分设生态学、环境生物学两个不同方向)。

1985年,原生物学系中生物化学专业分出,成立生物化学系,气象学系更名为大气科学系。1986年,在物理学系增设应用物理专业;在化学系增设应用化学专业;在大气科学系增设大气环境专业。1987年又与大气物理专业合并为大气物理及大气环境专业);在数学系增设数理统计专业,并将原计算数学专业更名为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

1987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成立,下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系;地质学系更名为地球科学系;地理学系更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所属经济地理专业更名为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地图学专业更名为地理信息与地图学专业,自然资源专业分为水资源环境专业和自然资源管理专业。

1988年,在信息物理学系增设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

1990年,试办材料科学专业。

1993年环境科学系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994年新增运筹学、生物制药、地理学等本科专业,生物学系更名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信息物理系更名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经过十多年改革和发展,南京大学在理科方面的学系已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2个,实际新增专业为11个,达到39个。其学科内涵,也已超出了原来传统的基础自然学科领域,包括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横断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的工程、技术学科。

3.七年制医学院的建立

七年制医学院的建立,是80年代南京大学学科建设中一项特别引人注目的工作。南京大学早在1927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时期即设有医学院。更名中央大学后,医学院人才济济,声誉鹊起,著名的生物、医学专家如童第周、蔡翘、郑集、戚寿南、吴襄等先后在此执教。1951年时,南京大学医学院划归华东军政委员会领导,1952年改称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至西安并入第四军医大学。南京大学的另一前身金陵大学在1913年即建有7年制的医科,1917年医科移交齐鲁大学后,又设医学先修科。由于这样的历史渊源,而生命科学正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带头学科,而社会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求又十分迫切,重建南京大学医学院的设想在80年代初提上议事日程。1984年,南京大学与鼓楼医院签订合作创建医学院的协议,随后在南京大学副校长冯致光主持下,进行了紧张的筹建工作,对医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学制年限、临床实习,以及南大与鼓楼医院的合作办学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反复的磋商讨论。

1986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南京大学和南京鼓楼医院合作,重建南京大学医学院,其学制为本硕连读7年制。1987年5月20日,在南京大学85周年校庆之时,南京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下设基础医学系和临床医学系;南京鼓楼医院同时作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政上属双重领导;并聘请著名医学专家12人组成顾问委员会,由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任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的中大医学院校友也给予大力支持。当年9月,医学院两个系即各招15名学生入学。不久,南京军区总医院又作为南大医学院的临床学院,并以南京市各专科医院为教学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是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我国大陆委属综合大学中建立的第一所医学院。建院初期即提出“两渗透,一加强”的工作方针,即:加强公共基础向基础医学的渗透;加强基础医学的渗透;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注意努力发挥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强调要使学生具有坚实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临床医学基础,并得到近代医学技能的训练。所设课程,除现行医学院校系统的医学前期和后期专业课及临床实习外,还注意加强外语和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及近代医学课程的教学,以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医学院的建立,是南京大学学科建设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已经完全突破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文理框架,走上了其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技术学科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之路。

4.十大学院次第成立

南京大学医学院的组建,还标志着南京大学开始注重学科的整合,并由校—系—教研室向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过渡。从1987年5月至1994年5月,南京大学先后组建了十个学院,它们是(按学院成立时间:

医学院(1987年5月) 国际商学院(1988年5月)
文学院(1992年3月) 理学院(1992年3月)
地学院(1992年3月) 技术学院(1992年3月)
生命科学院(1992年3月) 外国语学院(1993年5月)
化学化工学院(1993年5月) 法学院(1994年5月)

1988年11月成立的法政学院,包括法律学系、政治学系和社会学系。1994年4月文科工作会议后,为加强法学人才培养,专门成立了法学院,法政学院不复存在。1997年由政治学系、社会学系、信息管理系、高教研究所和德育教研室五单位组建社会工程与管理学院,2001年更名为公共管理学院。\

这十个学院中,医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法学院等为实体学院,其他五个学院尚为虚体,由相关系科松散组合而成。如何向实体学院过渡,以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如何使管理更加高效、精干,仍然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课题。

(三) 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学科群”的形成

1.划分层次,突出重点,加快组建“国家队”

在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多科性、综合化的同时,南京大学注意分层次、有重点,使一批学科专业内涵得到更快提高,成为有关学科领域的“国家队”,并努力接近国际学科前沿。

80年代初制定“六五”计划时,南京大学就曾提出要让“一批学科进入教育部所组织的‘国家队’”。当时确定了17个重点建设的学科,其中文科8个,即中国古典文学、元史、太平天国史、六朝史、英国史、中国哲学史、人口学研究、英美文学史;理科9个,但以后又进一步扩大为15个:天体物理、常微分方程、数理逻辑、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声学、固体物理、络合物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岩石矿床和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热带副热带天气动力学、近地层气象。

1984年南京大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又进一步强调,“在学科建设中,抓好一批重点学科”,这些学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广阔发展前景,和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或内含着科学技术新的生长点”,“能够承担培养博士生的任务,在有关科研方向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这批承担博士培养任务的学科,南京大学提出要努力促进其达到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其标志是:

(1)和国际科学前沿工作有密切联系,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2)培养博士生的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3)有稳定的科研方向,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
(4)有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水平和能力;
(5)有健全的学术梯队,学术带头人在国内有较高学术地位,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
(6)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较齐全的图书资料。

对于这批学科,除了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上赋予更高要求,加强其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建设外,南京大学特别注重抓好其学术梯队建设。为此,从1987年以来,试行了博士生副导师制,采取博士生导师推荐、自愿承担和领导审核相结合的办法,在现有的硕士生导师中,挑选已有硕士生培养经验,发表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研究方向和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能承担一门以上本学科、专业的博士生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并能协助博士生导师指导博士论文,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的教师担任博士生副导师。这一做法收到良好成效,南京大学第四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的博士生导师27人,大多数都是原来的博士生副导师。

2.18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7年至1988年,国家教委组织专家学者,对我国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千多个学科、专业进行评审,从中遴选、确定了416个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有18个学科入选,在全国高校中仅次于北京大学(42个)和清华大学(29个)而居第三位。南京大学这18个“国家队”是:

(1)凝聚态物理专业; (2)理论物理专业;
(3)天体物理专业; (4)声学专业;
(5)自然地理专业; (6)构造地质专业;
(7)矿床学专业(联系学科点为地球化学);
(8)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9)天气动力学专业;
(10)无机化学专业; (11)物理化学专业;
(12)分析化学专业; (13)基础数学专业;
(14)计算机软件专业; (15)生物化学专业;
(16)植物学专业; (17)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18)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

3.11个学科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1994年,江苏省教委组织专家学者遴选江苏省级重点学科,南大有11个学科专业入选,它们是: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2)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4)英国语言文学专业;
(5)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 (6)无线电物理专业;
(7)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
(8)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9)岩石学专业;
(10)环境科学专业; (11)企业管理专业。

    (这些江苏省级重点学科在内涵提高、梯队建设和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植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努力接近或进入国内学科前沿,争取成为有关学科领域新的“国家队”,是这些学科专业的奋斗目标。

4.学科群的建设

进入90年代以后,南京大学提出了“注重学科的联合和‘学科群’建设”的新思路。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看,一些前沿课题研究或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较高经济价值的课题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联合,又有利于新兴、边缘学科或新的学科群的形成。同时,学科群的建设也将带动相关学科点的发展,并有利于培养知识广博且具有较强攻坚能力的优秀人才。南京大学通过反复论证,择优组织若干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博士点,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前沿性研究方向集中优势力量,形成更强的突破能力,产生集约、互补、培增效应,从而加强已有的学科优势,形成新的学科特色,争取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1994年,围绕“211工程”建设,南京大学从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等要求出发,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确定了11个重点支持的学科群点,它们是:

(1)微结构物理及其应用; (2)功能配位化学;
(3)生物技术制药; (4)岩石圈演化与成矿动力学;
(5)近代声学与技术;
(6)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7)天体剧烈活动与高能天体物理学;
(8)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9)中国文学;
(10)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及历史; (11)现代工商管理。

在这11个学科群、点中,“微结构物理及其应用”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较成功的学科群。微结构物理是在凝聚态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具有十分丰富的学科内涵,蕴含了重大的技术突破,是当代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源泉。这一学科群在冯端、闵乃本、王业宁等院士的带领下,以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促进凝聚态物理学和材料科学、凝聚态化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在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硅基半导体发光材料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一维准晶的研究”是自准晶发现以来,有关准晶、准周期材料的第一个有应用价值的物理效应的实验结果,开拓了人们对微结构材料认识的新视野,被《科学》(Science)审稿人评为“代表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这一学科还争取在“隐身材料”(微波吸收剂)、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并新建生物物理、计算机物理和光电子学等专业方向。

重点学科和学科群的建设,使南京大学的学科总体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国内高教界中产生了连锁反应和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