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取名“三江”之缘由
在两江总督府所在地、由两江学务处督促筹办的师范学堂,为何却取名“三江”?最早冠以此名的张之洞在其《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折》中并未加以说明。张乃燕在《国立中央大学沿革史》中有个非常简略的解释:“盖取《尚书》扬州三江之义。”相传大禹治水,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而“东南曰扬州”。《书·禹贡》“扬州”记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职方》“扬州”也云:“其川三江。”大概是指东南之地河川纵横、水网交错之意。南京当时为两江总督驻节之地,两江总督所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均处长江中下游,也即古代所指“扬州”地区。因而“三江”即寓“东南”之意,取名三江师范学堂,既不失古风,又与两江总督管辖之地有所照应。另一种意见认为,安徽在历史上曾属江南省,“三江”即指“江苏”(或“江宁”)、“江南”、“江西”三省之简称。《三江师范学堂章程》第一章第一节就“正名”曰:“本学堂名三江师范学堂,为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之公学。”也许这正是“三江”之名的由来。
(二) 1906年更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1903年清廷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请添派张之洞会商学务。因此,刚刚离开江宁返鄂的张之洞很快奉旨北上京师,与张百熙、荣庆等修订光绪二十八年制订、但未能颁布实施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1904年1月,《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正式颁布,并付诸实施。“癸卯学制”将教育分为三段七级。其中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又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备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到四年、通儒院五年。有机会参与中国教育改革的总体设计的张之洞,将其对师范教育的理念和在湖北、江苏的实践,融合进“癸卯学制”的制订之中。“癸卯学制”与“壬寅学制”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师范教育不再作为“附设”而与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并行;明确划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后者的程度高出于高等学堂及大学预备科,而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体现了张之洞在《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折》中提出的“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尤为重要”的思想。
三江招生入学之后,学生由于学堂之名、学堂用人和经费分摊等问题发生省界纠纷。江苏籍的士绅如张謇等人也有强烈反弹。他们提议应对三江师范学堂“正名”,理由是自雍正元年起,两江总督就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在两江总督驻节之地开办的师范学堂,应更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它不言而喻为三省公学,无须以“三江”为名。(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1905年12月16日)《南洋官报》,第29册。)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议,两江总督周馥亦认为学堂名为“三江”似乎意义含糊不明,遂自1906年5月易“三江”为“两江”,并根据《奏定学堂章程》条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苏云峰:《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第47页。)1906年10月,周馥奏请停办两江的初级师范,并以江宁原有之算绘师范学堂扩充为初级师范学堂。(《东方杂志》第三年第5期(光绪三十二年五月),总第6647页。)
更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不仅是学堂名称的变更,而且也伴随着学制的变革和课程内涵的提升,学堂的组织架构和人事也有新的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