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放精神”的光大
邓小平同志指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时代,人们尚且不能“滞于一乡”,“独学无友”,在科技日趋发达,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广泛的国际交往与学术交流,对大学的发展与提高就显得愈加重要。
国家的改革开放为南京大学面向世界办学、参与国际交流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整个80年代,南京大学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员的交往日益频繁,交流与合作的规模日益扩大,层次不断提高。1988年5月,曲钦岳校长在校庆讲话中强调:“现代科技的发展正使世界变小,南大应当参加国际竞争,参与国际合作”,“南大应当坚持面向世界,朝着大学国际化方向迈进,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高等学府”。在建校90周年到来之际,他又论述了南京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新的开放精神”,认为它“既包含着‘引进来’的意识,即努力引进国外智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学校教学、科研趋近世界前沿水平的意识;又包含着‘走出去’的意识,即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把学校的学术活动推上国际学术舞台,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竞争的意识”。(曲钦岳:《大学的使命与目标》,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08页。)
从1979年至1996年,南京大学先后与美、日、加、德、英、法、意、荷、澳、韩国、新加坡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90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从国外聘请了长期文教专家或教师363人,短期讲学专家890名,并接待了近5100人次的顺访专家与学者。在此同时,学校派出教师1100多人次赴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了120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所提交的一千多篇论文覆盖了50多个学科领域;从1982年以来,由南大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已达50个;1979年以来共接受来自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人员2300多人,此外还先后举办了127期汉语短期培训班,2900余名外国学员参加了学习。扩大交流与合作,参与激烈的竞争,教学、科研工作与国际接轨,南京大学正发展成为一所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大学。
(二)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
在南京市明代古建筑鼓楼西数百米处,北京西路与上海路交叉口东南角,矗立着一座色彩明快、造型别具一格、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这就是1986年落成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美两国高校合作创立的第一个教学科研实体,它以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法律、外交以及国际关系等问题作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从事中美事务的专门人才和有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从酝酿筹备到正式建立,前后历经近七年时间,经过南京大学几任领导和许多方面的努力。
1984年9月1日,南京大学举行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奠基典礼。霍普金斯大学派来了副校长理查德·朗盖克、校董事会主席乔治·拉德克利夫等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奠基典礼。《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等都作出了新闻报道,《参考消息》转载了合众国际社等有关外电新闻。
1985年4月20日,美国副总统乔治·布什给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曲钦岳校长写信,对南大和霍大创办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所取得的进展表示祝贺,并说:“这是我们两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中最令人激动和最具有开拓性的一页。”
1986年9月10日,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如期举行开学典礼,霍普金斯大学派来67人组成的代表团,国家教委副主任彭癿云,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领导,美国驻华大使洛德,“中心”顾问费孝通、柴泽民、滕维藻、刘国光及“中心”兼职教授万光、李慎之、薛谋洪等著名学者都应邀出席了开学典礼大会。
坐落在南大校园西侧的中美文化中心是一座融中国庭园古朴典雅之美和西方现代风格于一体的建筑,主楼面积6000多平方米,设有语言实验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以及各种类型的教室、办公室和师生娱乐休憩场所。“中心”图书馆拥有中、外文最新图书4万余册和400余种中、外文报刊,许多图书报刊是从美国空运来宁的最新版本,另有《时代周刊》、《经济学月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重要报刊70年代以来的缩微胶卷,因而被中外一些学者视为“中国最好的美国研究图书馆”。
“中心”每年招收具有硕士或相当于硕士水平的中美学生各50名,由中美教授各自用本国语言授课。“中心”采用学分制,学制一年,南大、霍大共同承认所修学分。从1988年秋季开始,“中心”开始招收“美国社会与文化”、“战后美国外交”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中心”以中美两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外交、历史、法律和国际问题等作为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内容。开设课程40余门。
中美教授、学者还合开“东西方文化比较”和“中国与美国”等课程。此外,“中心”还不定期邀请中、美资深学者、专家来作讲演。
1986年至1996年,“中心”已有9届学员736人结业,其中中国学员446人,美国(及少量其他国家)学员290人。据对已结业的中美学员的跟踪调查,他们有一半以上直接从事中美事务工作。
在“中心”落成暨开学典礼上,曲钦岳校长曾经认为,“中心”“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即‘南大—霍大模式’,使中美两国高校间的交往由一般的学术交流发展到长期、稳定的合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创立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重要意义,以及它的奠基者所持的开拓精神和远见卓识,都会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事实正是这样。“中心”的创立及其成功的实践,在国际教育界产生了积极持久的影响。日本共同社报道说:“由文化中心培养人才的设想,在迄今的中国对外交流中尚无先例,日本以及与中国友好关系的西方国家认为,这是在培养人才方面‘最先进的方法’。”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1988年8月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心’在综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两种教育哲学方面,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教育实践。”曾经担任加拿大驻华使馆一等秘书的露丝·海霍博士,在她主编的《中国的教育和工业化世界:文化传递研究》一书中说:“坐落在南京大学,由霍大和南大共同创办的文化中心,在创造一种不受拘束的跨文化交流与讨论的环境方面,作了最令人感兴趣、最为雄心勃勃的努力。”中国的北大、复旦等13所著名大学的研究生院院长于1993年5月对“中心”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一致得出结论:“‘中心’具有一流的师资、最新的资料、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严格的教学要求和考试制度,以其特有的办学方式和优越的条件开拓了一条留学不出国的新途径。”国家教委的一位负责人也将“中心”比喻为一块“不出国就能留学的绿地”。
(三) 中外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
1989年9月,南京大学和德国格廷根大学在南大合建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培养中国研究德国和欧洲共同体经济法的硕士研究生。每年招收中国硕士生数名,学制为3年,前两年在南大学习基础课程,第三年由德方提供奖学金去格廷根大学法律系继续学习并撰写硕士论文,通过答辩后可获格大和南大两校的硕士学位。同时,中德所招收德国留学生进修中国法律。中德所还从事中国、德国和欧共体经济法方面的研究工作;组织力量系统翻译德国经济法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每年出版《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和《中国经济法研究丛书》。
80年代以来,南大积极探索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多种形式。物理系和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杜伦大学,天文系与欧洲南方天文台等,都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生的项目。至1996年,南大先后派往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已有70多名,其中王炜等已学成回国,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
国际商学院在80年代后期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工商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合作,在南大创办MBA班;1993年起,国际商学院开始走出国门,到新加坡办MBA班,为发展中、新经贸事业培养人才;1994年6月,又与英国标准渣打银行联合举办该银行在中国区域雇员培训班。
(四) 引进国外一流智力
“有生以来,江苏是我故乡;
今日之后,永为南大成员。”
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1985年7月被聘为南大名誉教授后写下的一段话。这位蜚声海内外的物理学家多次来南大指导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经他的倡议和国家教委、科委的批准,1988年在南大成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第四分中心——天文及物理中心”。
最早受聘为南大名誉教授的钱致榕(1980.7.)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物理系教授、霍大校长顾问。他不但倡议和促进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而且为两校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为南大更快地走向世界提出富有创见的建议。
先后受聘为南京大学名誉教授的外国学者还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物理学会前任会长吴健雄,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陈省身,德国萨尔州立大学金属物理和物理冶金研究所所长贡泽尔(U.Gonser),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主任、国际非晶态、液态半导体顾问委员会主席弗里采(HeumutFritzsche),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长、欧共体科委主席普利高津(I.Prigogine),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地质研究所所长、国际地科联海洋地质委员会主席许靖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教授林圣贤,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美国IBM Watson研究中心量子结构部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丘应楠,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S.L.格拉肖等21位学者教授或社会活动家。
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前总理罗伯特·霍克、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史蒂文·穆勒、美国洛克黑文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袁家骝,以及吴健雄、许靖华等,还接受了南京大学“名誉博士”称号
从1987年以来,有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的60余名外国学者专家被聘为南大兼职教授。他们对南大的学科发展、教学与科研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如加拿大贝德福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理·雪菲尔博士被聘为南大兼职教授后,先后四次到南大海岸与海岛国家专业实验室工作,并通过加拿大发展研究中心向南大提供价值43万加元的仪器和11万加元的经费。他还与王颖教授密切配合,促成了8位加拿大科学家来南大进行科研协作,10多位南大学者赴加工作。这一持久而成功的国际合作,1993年被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列为“25年来十个有重大成就的项目”之一。物理系夏元复教授与国际穆斯堡尔谱学权威贡泽尔的科研合作关系已有10年之久,合作中先后两次获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国际合作基金资助共12万马克,德方还赠送了一套背散射内转换电子探测装置。双方合作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穆斯堡尔谱学方法与技术研究”等两项成果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南北科学合作会议曾将南大和德国萨州大学的合作称为“南北合作的典范”。生化系教授朱德煦自1985年以来,先后与法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第16所韩家骥(Joseph K.Han)教授进行“人集落刺激因子—1”方面的合作研究,与美国哈佛大学成元云教授进行“生长因子”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1994年又聘请日本德岛大学村松睦教授来校工作,合作进行“细胞周期调控控制及应用”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建成了细胞周期调控实验室。
引进国外一流智力,尽快提高学科水平,携手合作加快了南京大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五) 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1982年10月,南京大学举办了“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这是南大首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第一次由高校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成功既显示了南大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时也标志着南大将以一个更加积极、主动、举足轻重的角色出现在国际学术讲坛。自1982年至1996年,先后由南京大学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已经有50个,涉及16个学科数十个分支领域。
1985年7月,南京大学在北京举办了“首次中美大学校长会议”,与会的有清华、南开、复旦、浙大等10所著名高校的院校长,由南大校长曲钦岳担任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团长;美国有霍普金斯、康乃尔大学、洛杉矶加州大学、密执安大学等9所大学校长和美国大学协会主席参加,霍大校长穆勒任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团长。双方就“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科结构调整”、“高校管理与评估”以及“中美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期间,万里副总理特地会见了与会的中美大学校长会议,对这样一种交流、研讨形式表示赞扬和支持。1986年7月,曲钦岳率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赴美参加第二次研讨会。1988年7月,南大在本校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第三次中美大学校长会议”,研讨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大学国际化”以及“中美合作培养博士生的前景与途径”等问题。《光明日报》曾连载了这次会议的综述:《理解与合作之桥》。
1987年7月由南大主办的“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以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大著称。参加的正式代表有780人,其中有来自44个国家的287位外国学者;加上非正式代表,与会者总数近千人,共收到论文546篇。这次会议被国际配位化学会议永久秘书、美国教授基尔希纳(Stanky Kurschner)誉为“国际配位化学举办以来最成功的一次”。他在会后不久专门给邓小平同志写信,信中提到:“这些年来我注意到,每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都会带上主办国的某种特色。这一届也不例外,它以极好的方式向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介绍了中国、中国人民、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无论是中国还是中国的大学,都有充分的理由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为这次会议组织者的出色的工作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