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后勤工作的初步改革
南京大学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是从食堂管理改革开始的。1983年以后,南京大学在后勤管理中,逐步推广食堂管理的改革经验,并着重从两个方面推行后勤管理改革。
一是面向教学科研,提供良好服务。例如,投资100万元,给1500户教职工宿舍安装了煤气管道;对一些教职工宿舍进行了修膳、改造,安装了容量为1万门的电话系统;成立了接待办公室,为学术会议提供食、宿、交通一条龙服务;学校医院还定期为教授、副教授和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身体检查。
二是推行企业化和半企业化管理,提高后勤工作的经济效益。例如,总务部门在修缮科、汽车队、水电组、木工厂等单位都推行了一定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强化了这些单位的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职能。在食堂管理中,也由原来的食堂承包发展到班组承包。
同时,还注意后勤管理的科学化。例如,为解决集体宿舍节约用电问题,1986年修缮科长徐礼培自行设计了一台电源集控柜。设备部门在实验室管理中为做到物尽其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1984年后,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校实验室进行全面改造、进一步调整布局、更新仪器设备的同时,注意重点抓好大型仪器和高、精、尖仪器的使用、管理,
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评比,促进了实验室和大型仪器使用效率的提高。
1988年在制定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中,南京大学进一步提出,在后勤工作中要“继续树立服务观点,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项目,改善服务态度”,并按管理型、服务经营型、经营型、科技创收型等几种类型,理顺后勤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和经营分离,管理型部门相对集中,经营型部门则进一步推行企业化管理。
后勤管理的改革,直接提高了学校经费、设备的使用效益,同时为师生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二) 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尽管80年代初南大加快了基本建设步伐,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教学科研用房不足、教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仍然制约着南大的发展。因此,学校一直将基建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大事,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上,克服困难,使学校基建工作取得了进展。
1985年至1988年,学校先后建成化学大楼、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楼、科学大楼、逸夫馆、文科楼。此外,1978至1987十年间,新建的教职工宿舍,加上学校购买的南湖新村、柏果树、锁金村等处的商品房,共新增教职工宿舍46幢,建筑面积为672万平方米。1989年以来开工兴建的教职工宿舍有11幢,其中包括两幢18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面积为3.4万多平方米。另外,还新建了简易体育馆、外籍教师宿舍,新建了教职工食堂、招待所、浴室、煤气服务站和其他生活服务用房。1975年时,全校房屋总建筑面积为16.99万平方米;1990年增加到39.75万平方米,净增2276万平方米。到1996年12月,学校已拥有校舍面积558万平方米,其中教职工住宅为171万平方米。
基建工作取得较快进展,首先是由于国家对南京大学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学校基建投资逐年增多,1978年为220万元;1983年为700万元,1986年又增长到1200万元。另一方面,在国家基建投资增长的同时,南京大学也积极开拓其它渠道筹资,如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楼的建造,就吸收外资100多万美元;1989年建成的“逸夫馆”,在兴建中,接受了香港知名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赠的1000万元港币,并从学校创收中自筹了670万元。1989年以来兴建的教职工宿舍,基建投资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从学校创收中自筹的资金。
基建工作的进展,逐步缓解了原来教学、科研和生活用房高度紧张的状况,改善了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条件。但是,由于事业发展加快,教学科研用房仍然比较紧张;由于这十多年来国家的投资仍然有限,基本建设的重点又主要在解决教学、科研用房不足的问题上,因此,全校教职工住房水平仍然偏低。
(三) 建设浦口校区,拓展教育空间
80年代以来,随着事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办学空间不足的困难日显严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更好地发挥南京大学的整体学术优势,筹建分校的问题又重新被提出来。1982年下半年,在学校领导中就曾提出过建议,在浦口盘城一带征地筹办分校。1984年,南京市筹划在江浦兴办科学城,南京大学也计划在江浦建立新的办学基地,并设想:在省、市支持解决交通、水电、道路、商业网点和其他有关生活设施问题的基础上,于1985年开始设计动工,争取1987年接纳一二年级学生,以后再逐步迁去一些尖端技术学科和应用性文科方面的院、系。但这一计划因多方面的原因未能
1987年,国家作出了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布局,南京市也相应调整了原来的发展布局,决定在浦口兴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了充分发挥重点大学在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南京大学于1987年12月与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创办“南京大学—浦口区教育·科技·外向型经济区”的协议。
随后,南京大学即组织人力,专门负责浦口新区的规划和筹建工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新校区有关勘探调查和选址的论证、地形的测绘、总体设计任务书的编制等工作,组织了对设计方案的招标、投标、评标。拟建的浦口新区位于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北,距长江大桥北端约十余华里,东邻宁六公路,北侧靠近南京气象学院,计划第一批征地826.35亩,控制用地面积为2平方公里(3000亩);分校办学规模规划中为5000学生,这样加上现校区7000学生的办学规模,全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可达12000人。
1988年底,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了南京大学浦口校区的规划设计,并拨给945万元征地费用。同年,南京大学与浦口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征地包干协议”,并与有关部门商妥了基础设施开发费的交付、征地中“农转非”指标的解决问题。1990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转了江苏省土地局的文件,同意南京大学在浦口区沿江镇一次征用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794.1亩土地作为学校建设用地(另外还征用32.25亩国有性质的土地,这样,共征用826.35亩)。当年夏秋之交,征地任务顺利完成,首先即铺设了从宁六公路通往校区的1000米的“学府路”,接通了施工用电,安装了有关通讯设施。
1990年12月26日,南京大学举行了浦口新区奠基典礼,正式拉开浦口新区的建设序幕。
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本着“90年代比较先进,2000年仍不落后,形成一批具有现有现代特色的校园建筑”的要求,从建筑风格、功能、工程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浦口校区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1993年9月9日,浦口校区首届新生正式报到入学。9月30日,浦口校区落成典礼、199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阅兵式隆重举行。曲钦岳校长在落成典礼上发表讲话,认为“这是南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建设浦口校区,实施跨江异地办学,在校内教职员工中存在着不同意见;长江大桥的拥挤、堵塞,也给前去授课、办公的教师、职工带来诸多困难;如何安排鼓楼、浦口两个校区的功能和布局,至今尚未有一个切实可行、各方面满意的方案。但是,经过六年建设和四年办学,一个整洁、优美、文明、有序,各类建筑面积达6.2万平方米的浦口新校园已经形成。
1997年9月,浦口校区举行“创办10周年庆典”。党委书记韩星臣回顾十年创建的历程,指出:浦口校区的创建“是学校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了南大人的创业精神”,“为两地办学初步积累了经验”。他强调指出:“南京大学实施跨江异地办学已基本取得成功,新校区的建设,无论对南大当前还是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浦口校区的建设,使南京大学的办学开辟了一条与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结合的新路,也使学校摆脱了长期以来办学基地紧缺的窘境,它标志着南京大学开始走上一个多校园制的、并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渗透的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