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令智

基本简介

郭令智(1915年4月4日-2015年8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生于湖北安陆。曾任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代校长。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8月5日于南京逝世。郭令智长期从事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在华南首次发现板块运动和俯冲碰撞所形成的江南元古代沟弧盆系,突破了板块构造限于晚显生宙的观念。建立华南构造演化模式和格局,论证了板块俯冲边界自西北向东南跃迁的总趋势。得出华南成矿带和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提出鉴别大陆边缘的8项标志揭示我国陆内板块A型俯冲和前陆盆地形成机制。



出版著作

1. 袁见齐,郭令智著,《云南矿产志略》,国立云南大学(初版),1940.

2. 郭令智,《从土质学的观点讨论滑坡的成因》,工程地质学专辑,地质出版社,1955.

3. 郭令智等,《普通地质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4. 郭令智,俞剑华等,《中国地质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5. 郭令智,张伯声,朱夏,马杏垣,谢家荣等,《中国大地构造问题》,科学出版社,1965.

6.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板块构造理论及其成矿作用》,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1981.

7. M.塔尔沃尼等编,郭令智等译校,《岛弧、海沟和弧后盆地》,海洋出版社,1984.

8. 郭令智,朱夏等,《板块构造基本问题》,地震出版社,1986.

9. 《海构-岛弧-弧后盆地及俯冲带》,当代地球科学动向,地质出版社,1987.

10. 郭令智,马瑞士,施央申,叶尚夫,杨树峰,《论大陆断块造山区域变质作用断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88.

11. 施央申,郭令智,《东秦岭板块构造》,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发表论文

1.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等,华南加里东地槽区江南地背斜带震旦纪地层划分、对比及构造发展问题.

2.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卢华复等,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构造的基本特征.

3. 郭令智,施央申等,论弧后盆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 学术论坛.

4. 郭令智,马瑞士,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及其某些实例,正式发表的正本.

5. 郭令智,薛禹群,三门峡水库涑水河区综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初步调查报告.

6. 郭令智,施央申等,从板块构造理论看八十年代地球科学研究的新课题,学术论坛.

7. 郭令智,施央申等,论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地质人员培训讲座.

8.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等,华南加里东地槽区震旦纪地质问题.

9. 郭令智,马瑞士,论西太平洋弧后盆地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正式发表的正本.

10. 袁见齐,郭令智,西康科学调查团地质组报告,现存全国地质资料局,1938.

11. 袁见齐,郭令智,西康道孚及瞻化之金矿,地质论评,Vol.4,No.6,1939.

12. 袁见齐,郭令智,西康道孚莱子沟铁矿,地质论评,Vol.4,No.5,1939.

13. 郭令智,西康康定道孚间之冰川地形,地质论评,Vol.4,No.1,1939.

14. 袁见齐,郭令智,云南矿产志(专著),云南大学丛刊,第1号,1940.

15. 袁见齐,郭令智,西康东部地质构造之检讨,地质论评,Vol.5,No.1,2,1940.

16. 袁见齐,郭令智,雅安道孚间地质西康省建设丛刊第一辑第一类,西康省地质调查报告,1941.

17. 袁见齐,郭令智,泸定磨西面水利问题西康省建设丛刊第一辑第一类,西康省地质调查报告,1941.

18. 袁见齐,郭令智,刘君方烨淘金器之初步设计西康省建设丛刊第一辑第一类,西康省地质调查报告,1941.

19. 袁见齐,郭令智,康定道孚及瞻化之金矿西康省建设丛刊第一辑第一类,西康省地质调查报告,1941.

20. 袁见齐,郭令智,道孚莱子沟铁矿西康省建设丛刊第一辑第一类,西康省地质调查报告,1941.

21. 周廷儒,郭令智,高泳源,嘉陵江三峡区地质与地形和温泉的关系,中国地理研究所地理集刊第一号,1942.

22. 郭令智,四川广元属大巴山之地层与构造,中国地理研究所地理集刊第一号,1943.

23. 大巴山东段之第四纪冰川地形,地理,Vol.4,No.3,1943.

24. 楼桐茂,郭令智,大巴山地理考察简报,地理,Vol.3,No.3,4,1943.

25. 北碚地形志,中国地理研究所,地理专刊,Vol.5,No.3,4,1945.

26. 大巴山之几个地形问题,中国地理研究所,地理专刊,Vol.5,No.1,2,1945.

27. 大巴山考察报告,地形篇,中国地理研究所,地理专刊,Vol.4,1946.

28. 周廷儒,郭令智,高泳源,嘉陵江流域考察报告,地形篇,中国地理研究所,地理专刊,Vol.1,1946.

29. Kuo,Lingchih,(Guo,Lingzhi) ,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the Geomorphology of the Tizard Bank and ReefsNansha Islands (Spratley) , China Geologica Taiwanica, 1948.

30. 郭令智,台南曾文溪中游新储水池堤堰地点之地质的初步考察,思想与时代月刊,No.53,1948.

31. Kuo,Lingchih,(Guo,Lingzhi), The Erosion Surfaces between Dartmoor and Bodmin Moor and their Bearings on theDevelopment of River Tamar,(manuscript), 1951.

32. 基本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勘探基本建设科学知识演讲资料, 江苏省科普协会编, 1954.

33. 工程地质学讲义 (上、下卷) ,南京大学印, 1954.

34. 郭令智, 夏树芳, 汾河流域之地质和地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5,1956.

35. 海底地貌的一些现代概念,地理知识,No.1, 1958.

36. 郭令智,薛禹群,从第四纪沉积物讨论山西汾河与涑水在地貌上演化的关系,中国第四纪研究, Vol.1,No.1,1958.

37. 郭令智,刘元常,夏邦栋,皖南浙西江南隆起及其邻区的几个地质问题兼论区域地质发展历史,南京大学学报(地质学),No.1,1962.

38. 从构造地貌学的观点探讨苏南、皖南和浙西的地貌形成和发展,南京大学学报(地质学), No.2,1962.

39.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等,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南大学报,地质学,No.2,1963.

40. 郭令智,施央申,俞鸿年等,华北地台和华南加里东地槽系(区)交接地带构造型式之一—下扬子台缘沉陷带 南京大学学报(地质学) No.1,1963.

41. 郭令智,施央申,从线性构造的研究探讨地貌发育的若干问题,校际地貌学学术会议论文,1963.

42. 郭令智,施央申等,华北地台和华南加里东地槽系(区)交接地带构造型式之一——下扬子台缘沉陷带,南大学报,地质学,No.1,1963.

43.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地质学),No.2,1963.

44. 郭令智,施央申,俞鸿年等十一人, 论地质构造继承和上迭原则(根据华南区域构造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南京大学区域地质和大地构造论文集 (二),1964.

45. 郭令智,施央申,江西省构造地貌初步分析, 第四纪地质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1964.

46.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等十一人,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构造的基本特征南京大学区域地质和大地构造论文集 (一),1964.

47. 郭令智,施央申,沈修志等六人, 论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发展的二种型式—继承和上迭中国大地构造问题,科学出版社,1965.

48.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马瑞士,沈修志,丁幼文,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内部地槽拗陷区域构造特征的几点新认识,江苏地质学会1965年学术年会,1965.

49. 郭令智,胡受奚,卢华复,马瑞士,施央申,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内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与地壳运动的关系,江苏地质学会1965年学术年会,1965.

50.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胡受奚,卢华复,马瑞士,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关系,江苏地质学会1965年学术年会,1965.

51. 郭令智,施央申等, 赣东北、浙西、皖南地区线性构造的初步研究, 1965.

52. 郭令智,施央申等,论地质构造继承和上迭原则,1965.

53.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等八人,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构造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大地构造问题,科学出版社,1965.

54.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卢华复,马瑞士等八人,华南加里东地槽区震旦纪地质问题蓟县震旦系现场学术讨论会议论文汇编,1965.

55.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卢华复,赣东北、浙西和皖南线性构造的研究,江西省地质学会,1965.

56. 郭令智,施央申,夏邦栋,宁镇山脉西段印支运动及燕山运动的性质问题南京大学区域地质和大地构造论文集 (三),1969.

57.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基本观点湖南地质科技情报 (铜矿座谈会资料汇编),1974.

58. 华南区域地质构造的几个新问题,湖南地质科技情报,No.1,1975.

59.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等,华南震旦纪地层与构造问题,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1,1976.

60.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论现代海沟岛弧系和海沟弧形山脉系的形成和演化,福建地质,No.4,1977.

61. 郭令智,施央申等,论海沟岛弧系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1977.

62.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论古海沟岛弧系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福建地质,No.4,1977.

63. 郭令智等十人,中国东南部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别、岩石演化、成因类型和成矿关系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地质专刊),1980.

64.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论弧后盆地和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湖南省地质学会板块构造讲学班教材》,1980.

65.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华南大地构造格架和地壳演化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Ⅰ),构造地质地质力学,地质出版社,1980.

66. Xu Keqin,Guo Lingzhi e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Time &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ranitic Rocks ofSoutheastern China:Their Petrographic Evolution Petrogenetic Types and 1980.

67.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地质与勘探, No.9,10 ,1981.

68.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叶尚夫,板块构造理论及其成矿作用,冶金工业部江苏地质勘探公司,1981.

69.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从板块构造理论看八十年代地球科学的新课题,《湖南省地质学会板块构造讲学班教材》,1981.

70.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论华南区域大地构造格架形成和地壳演化规律,板块构造(讲稿),1982.

71. 郭令智,马瑞士,论古海沟岛弧系的研究方法对鉴定古板块敛合碰撞俯冲带的意义,板块构造(讲稿),1982.

72. 郭令智,马瑞士,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及其某些实例,板块构造(讲稿),1982.

73. 郭令智,朱夏等,板块构造讲稿,中国地质科学院,1982.

74.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近代大地构造理论研究进展的评述,构造地质学进展 ,科学出版社, 1982.

75. 从板块构造发展的新动向论八十和九十年代地球科学研究的新课题,教育部科技司,1983.

76.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地质学报,No.1 ,1983.

77.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卢华复,叶尚夫等六人,论地体构造-板块构造理论的最新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10号, 1984.

78. Guo,Lingzhi,Yu,Jianhua,Shi,Yangshen,Ma,Ruishi,Lu,, On the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Granitic Rocks and Their Relations tothe Tectonic Configuration and Crustal Evolu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Geology of 1984.

79.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卢华复,叶尚夫,中国东南部地体构造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Vol.20, No.4, 1984.

80.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等九人,中国东南部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与大地构造格架形成和演化关系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81.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卢华复,叶尚夫,论活动大陆边缘地质学研究的若干新问题,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l.21, No.4, 1985.

82. Guo Lingzhi,Shi Yangshen,Ma Ruishi,Lu Huafu,et al. Plate movement and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Jiangnan Proterozoic Mobile Belt,Southeast China,“Earth Science“,Journ. Assoc. Geol. Collabration,Japan,39, 1985.

83. Shi Yangshen,Guo Lingzhi,Jia Chenzao,et al. Tectonics of Middle-late Proterozoic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in South Flank(East Qinling Mountains) of North China Microplate and its Mesozoic A-type, 1986.

84. Guo Lingzhi,Shi Yangshen,et al. On the Tectonics of Continental Margins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Periods ofSouth China,Proc.Sym.Geol.Cont.Margins, 1986.

85. Guo Lingzhi,Shi Yangshen,Ma Ruishi On the Formation &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Mesozoic-Cenozoic ActiveContinental Margin & Island Arc of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Proc.Sym.Meso.Ceno., 1986.

86. 大陆边缘地质学研究的新动向,地球,No.2,1986.

87.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卢化复等八人,江南元古代板块运动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和演化国际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讨论会论文集 (第1集) 构造地质,地质出版社,1986.

88. 郭令智,马瑞士,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及其某些实例,板块构造基本问题,1986.

89. 郭令智,马瑞士,成矿作用的板块构造类型板块构造基本问题,地震出版社,1986.

90. 施央申,郭令智,古海沟岛弧系的鉴定标志及研究方法板块构造基本问题,地震出版社,1986.

91. 郭令智,施央申,岩石圈论文集,山东省地质学会出版,1986.

92. 贾承造,王良书,郭令智等七人,东秦岭中-晚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国际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讨论会论文集 (第1集) 构造地质,地质出版社,1986.

93.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论西太平洋弧后盆地区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板块构造基本问题,地震出版社,1986.

94.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论西太洋弧后盆地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板块构造基本问题,1986.

95. Guo Lingzhi,Shi Yangshen,Lu Huafu,Dong Huogen The Hercynian-Indosinian Tectonic Patterns and Evolution of South China,IGCP224Reports and Abstracts,1986.

96. 郭令智,岛弧《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1987.

97. Shi Yangshen,Guo Lingzhi,Ma Ruishi,Lu Huafu, Dong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s of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theast China,Amer.Geophy.Union, 1987.

98. 郭令智,海沟—岛弧—弧后盆地及俯冲带,当代地球科学动向,地质出版社,1987.

99. 要抓前沿课题、引入新观点,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首次学术讨论会,1987.

100. Chen Shenzao,Guo Lingzhi and Shi Yangshen Crustal fine structure,basin formation and prospects of oil and gas in JZA areaof eastern Chin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Vol.11, No.2, 1987.

101. Jia Chengzao,Guo Lingzhi,Shi Yangshen Proterozoic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s in East Qinlling,China,Proc.4thTerrane Conference,45-46, 1988.

102. 郭令智,马瑞士,施央申,叶尚夫,杨树锋,论大陆断块造山区域变质作用—为庆祝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张文佑教授从事地质科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五十年特撰此文以志祝贺!,1988.

103. 郭令智,马瑞士,施央申,叶尚夫,杨树锋,论大陆断块造山区域变质作用,断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1988.

104. 杨树峰,施建宁,郭令智,施央申等十人,浙江龙泉碰撞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对华南碰撞造山带研究的意义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Vol.24,No.3,1988.

105. Guo Lingzhi,Shi Yangshen,Lu Huafu, et al. The Pre-Devonian Tectonic Patterns and Evolution of South China,Abstracts,IGCP224, 1988.

106. 郭令智,施央申,孙岩等六人,下扬子区前陆盆地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Vol.24,No.1,1988.

107. 施央申,郭令智,西藏泽当蛇绿岩及其板块构造环境,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No.3,1989.

108. Guo Lingzhi,Shi Yangshen,Lu Huafu, et al. The Pre-Sinian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Jiangnan Orogen(JNO),South China Reports & Abstracts,1989.

109. 虞子冶,郭令智,施央申,海南岛的地体划分、古地磁研究及其板块构造意义南京大学学报 (地质科学版), No.1,2,1989.

110. Guo Lingzhi,Shi Yangshen,Lu Huafu et al. The Pre-Devonian Tectonic Patterns and Evolution of South China, Journ. SEAsian Ear.Sci.,Vol.3, No.1-4, 1989.

111. Guo Ling ,Shi Yangshen,Lu Huafu,Ma Ruishi,Yang Shufeng, Ji Terranes of South China ,1990.

112. 徐备,施央申,郭令智,赣北地体边界带中2M型多硅白云母的动力学意义,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No.3, 1990.

113.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等,现代大地构造学研究展望,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No.2,1990.

114. Wang Liangshu,Shi Yangshen,Guo Lingzhi et al. A Post-collision Model for Late Triassic to Late Cretaceous Tectonic Evolutionof the lower Yangtze area Op.Cit.,1990.

115. Guo Lingzhi,Shi Yangshen,Lu Huafu et al. Terranes of South China In T.J.Wiley.D.G.Howell and F.L.Wong eds TerraneAnalysis of China the Pacific Rim CPCEMR Ear.Sci. Series.,Vol.13,1990.

116. Guo Lingzhi,Shi Yangshen,Lu Huafu et al. Some basic Features of the Dongshan Terrane,Fujian Coastal Region of China,Pacific Rim 90 Congress,1990.

117. Shi,Y,Jia,C,Jia,D and Guo,L Plate tectnics of East Qinling Mountains Tectonophysics, 181, No.1-4 ,1990.

118. 郭令智,施央申,卢华复,马瑞士,董火根,杨树锋,武夷-云开震旦-早古生代沟弧盆褶皱系,造山带,盆地, 环太平洋构造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90.

119.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孙岩,卢华复,张庆龙,王良书,贾东,现代大地构造学研究展望,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 ,No.2,1990.

120. Liangshu Shu,Jacques Charvet,Yangshen Shi,Michel F Dominique Cluzel and Lingzhi Guo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NanchangWanyai Sin-istral ductile shear zone(Jiangnan Region,South China) Journ SE Asian Ear.Sci., Vol.6 ,No.1 ,1991.

121. Xia Bin,Guo Lingzhi and Shi Yangshen The Ophiolite Terrane in Tibet Yarlungzangbo River Suture zone Proc. lst InternSym on Gondwana Dispersion and Asian Accretion-Geol. Evolution E Tethys.IGCP, 321, 1991.

122. Shi Yangshen,Shu Liangshu,Guo Lingzhi Charvet Jac The Late Proterozoic Terrane Tectonics and Collision Orogenic Belt in the NorthJiangxi Eastern China In:The 5th Intern.Circumpacific Terrane Conference, 1991.

123. Lu Huafu,Guo Lingzhi,Shi Yangshcn,Ma Ruishi,Zhangl Dongshan Terrane Op.Cit.,1991.

124. 金鹤生,郭令智,施央申,卢华复,马瑞士, 对地质时代划分的意见及新地质年代表,地层学杂志,Vol.15,No.4,1991.

125. 郭召杰,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塔里木板块北缘14-11亿年间地体拼贴构造的讨论,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1.

获奖情况

1.1959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2.1978年,获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3.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4.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5.1984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友好使者”。

6.198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7.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8.1990年,获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9.1999年,获李四光荣誉奖。

10.1999年,获何梁何利地球科学奖。

11.1985年和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任职情况

1961-1966    高教部地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1976-1981    地质矿产部《普通地质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

1979-1984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79-1984    中海洋学会理事

1979-1988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

1979-1988    江苏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

1979-1988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

1979-1988    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顾问

1979-1988    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常务理事

1983         教育部地学学科评议组组长

1983         教育部地学规划组组长

1985-199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4-1988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1985         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第二工作组组长

1985-199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44项构造组召集人

1988-        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

1989-199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67项负责人

1982-1984    南京大学副校长、代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4-1987    南京大学顾问

1997-        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顾问

1951-1956    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教研室主任

1956-1982    南京大学地质系区域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学术经历

1934年考取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37年抗战爆发随校西迁,在重庆沙坪坝完成学业,1938年毕业

1949年由李承三、马廷英先生推荐,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做研究工作

荣誉称号

1   郭令智  俞剑华,施央申等    华南大地构造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级奖)     1978年

2   徐克勤  郭令智,张祖还,孙鼐等   华南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规律研    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级二等奖)  1982年

3   郭令智  施央申,马瑞士等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    成与演化研究  江苏省(省级重大成果一等奖)  1984年

4   郭令智  俞剑华,施央申等    中国东南及其邻区活动大陆边缘板块构造及成矿    关系研究  国家教委(部委级二等奖)  1985年

5   郭令智  施央申,卢华复,马瑞士等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板块构造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级三等奖)  1987年

业绩评价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构造学家郭令智,湖北安陆人,1915年生,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引进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38年,郭令智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此后一直致力于地球科学研究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卓有建树。

大学毕业后初期,郭令智在中央大学地质系任《普通地质学》助教和指导学生野外实习;1939年调任云南大学矿冶系助教,承担《普通地质学》、《光性矿物学》的教学。在两校任教期间,他曾应西康建省委员会之邀参加西康科学调查团,考察青藏高原东部地质和矿产资源,参与完成《西康科学调查团地质组报告》,并与他人合作撰写发表1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在他与李承三、袁见齐合著的《西康东部地质之检讨》一文中,将大陆地壳构造单元划分为侏罗式盆地褶皱、盆地边缘褶皱和块状断层三种类型;指出该区向西倾斜、倾角30°左右的的古生界向东北盆地方向推进,匍匐在侏罗系之上,是向盆地推进之逆掩断层。后来,他和李承三发现,大巴山南部边缘构造同样自北向南大规模向盆地方向逆掩推进,对盆地边缘褶皱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著有《四川广元属大巴山之地层与构造》。这些发现,对指导普查勘探油气资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国际地质界后来研究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构造体系作了前期探讨。1940年,郭令智与朱熙仁、袁见齐合著发表《云南矿产志略》,对云南地质矿产资源作了初步总结。

1940-1946年郭令智任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助理和助理研究员,从事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的研究,发表关于四川地质地貌方面的研究论文近10篇。他在大巴山考察发现第三纪末到第四纪砾石层的存在,指出该区曾处于准平原状态(侵蚀面),嗣后抬升形成大宁河这一叠置河流。他对康定—道孚和大巴山等地冰川类型、冰期划分和冰蚀地貌等都提出了新见解,并为国外学者引用。

40年代后期,郭令智任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系副教授、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及海洋地质与地貌的研究工作。其间,为研究大陆漂移,他于1947年春作为我国首批赴南沙群岛考察的科学家,对太平岛珊瑚礁的成因进行考察,并著文提出自己的见解。1949-1951年,他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做研究工作,在考察英国南部侵蚀面和河流发育与地质背景的关系后,撰文作了论述。

1951年,郭令智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任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自此,他一直在南京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在地质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梯队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2-1956年,郭令智教授任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教研室主任。时值新中国建设初期,为解决国家能源之需,他赴长兴进行煤田地质调查;为修建三门峡水库,他领导并参加了库区地质勘察;他与肖楠森、张祖还、孙鼐等,于1956年勘察选定南京长江大桥建桥桥址,并向铁道部送交勘察报告,为后来的大桥建设提供了可行性依据。这一时期,他发表了多篇工程地质学和地貌学方面的学术探讨及应用研究论文,如《从土质学的观点讨论滑坡的成因》、《海底地貌的一些现代概念》、《汾河流域之地质和地貌》、《从第四纪沉积物讨论山西汾河与涑水在地貌上演化的关系》等。

自50年代后期,郭令智教授开始转向大地构造理论研究。1956-1982年,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区域地质教研室(后更名为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并从1956年开始指导构造地质学方向的研究生。在新的研究领域,他运用多年积累的丰富学识,博采国内外众多大地构造学说之长,创建了具有广泛学术影响的国家重点学科,并且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领导形成了一个始终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研究集体。特别是近20年来,他带领其科研群体不断创新发展,使之成为在国际广受重视、在国内独树一帜的大地构造学派。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郭令智等用地槽学说指导华南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发表10多篇研究论文,对地壳构造演化规律提出若干有价值的见解。这一时期,他们在地域辽阔的华南大地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考察,指出该区是加里东褶皱区,即古生代造山区;以江南地背斜为核心划分出内部优地槽带(靠海一侧)和外部冒地槽带(靠大陆一侧)。同时,用沉积学的观点分析,他们提出,“江南地背斜在震旦纪—早古生代为岛弧构造形象,控制着华南地槽褶皱区构造演化和沉积建造分带性”。这一认识不仅在理论上阐明了华南为一活动造山区,而且为寻找金属矿产提供了理论根据。在《论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发展的二种型式—继承和上叠》等文中,郭令智等认为,在一次造山过程中,在地壳正性隆起的上叠构造地区,不整合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在负性构造区,不整合面是可以不存在的或表现为假整合,地质剖面上呈现出连续的沉积。这一构造演化规律的发现,理论上说明了地壳运动的不均衡性;实践上指出了在上叠构造区寻找金属矿床,在继承构造区寻找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的可能性。这一时期,郭令智还与徐克勤教授等,于1958年在安徽休宁和许村首次发现了华南雪峰期花岗岩的存在,为南京大学地质系后来开展的对华南多时代多旋回花岗岩体系的大规模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是这项研究课题的主要参加者之一。

60年代后期,因“文革”的干扰,我国包括地质学在内的大多数基础理论研究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这时,板块构造学说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引发了地质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但这一理论直到7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郭令智教授是在国内最早介绍引进板块构造理论的学者之一。1973年夏,他在湖南为当地同行作《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基本观点》的报告,阐述了板块学说的发展概况和基本内容。同期,他结合到浙江、福建、江西、广西等地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沿途向生产第一线的地质工作者介绍讲解板块学说。后来,他又分别在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等单位举办的板块构造理论研讨班讲课;还牵头与其他学者合作,陆续撰著了一系列评述文章和讲义,编译出版国外学者的代表性论著,及时把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动态介绍给我国的地质工作者,为在我国普及板块构造理论做出了贡献。

板块构造学说源于对大洋的研究成果,最初主要限于对中、 新生代岩石圈板 块运动的研究。郭令智教授在消化吸收这一先进学术思想的同时,在70年代中期就较早开始从更大的时空范围思考问题, 是国际上最先关注大陆内部板块构造的几个主要学者之一。为此,他领导其科研集体,对全球中、 新生代以来的造山带和古老地质时期的造山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共性,肯定古板块活动 的存在,进而指出了在大陆上鉴定古板块运动痕迹(即古弧沟系)的 8项综合标志( 蛇绿岩套、钙碱性火山作用、对变质带、岛弧复理石、矿产空间分布规律、混合花岗岩和花岗岩带、构造混杂岩、超壳深断裂带即大规模推覆构造),首先从基本 认识和研究方法上解决了古板块研究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郭令智等突破传统地质学的大地构造理论,重新认识中国南部的地质构造格架和演化历史,取得 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70年代中、后期,他们首次在华南鉴定出14-8亿年前的岩 石圈板块运动和俯冲作用所形成的江南中、新元古代沟—弧—盆体系,突破了中国板块构造限于显生宙的观念; 以后又深入探讨了这一构造带在横向上不同地段 表现出的岩石组合及构造演化上的差异性, 成为国际上比较完整地重建元古代板块聚合边界的典型范例。以此为先导,郭令智等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 系统研究 了华南从元古代至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板块俯冲和碰撞的构造格局,相继发 现规律性分布的代表板块构造边界的蛇绿岩套、钙碱性岛弧火山岩、岛弧复理石、 构造混杂岩以及大规模的推覆构造, 创造性地用沟—弧—盆体系的观点阐明了大 陆地壳增生趋势和矿产资源分布规律。以郭令智为代表的研究群体,从7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套系统的学术思想,及其实践成果, 是对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发展。 他们已发表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其理论成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重视,经常为各国的学术期刊和一些知名学者的专著所引用。

自80年代初开始,郭令智教授领导的大地构造研究集体,相继承担了多项国 家和地方的重点科研项目。范围涉及华南、川西、东秦岭和东天山等广大地区。 在进一步证实其思想体系科学性和普遍意义的基础上,他们把板块构造理论应用 于生产实践,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寻找金属矿床和油气资源的远景地带,同时又不断丰富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其中一项重要的新成果,是郭令智等对弧后盆地的特征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揭示了中国大陆板内“A”型俯冲(逆冲推覆)活动在时间上的相关规律和前陆盆地的形成机理,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提出挤压伸展 复合型前陆盆地的新类型,从而为寻找油气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体构造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新发展,郭令智教授是中国地体构造研究的倡导者之一。1984年,他开始把地体概念引入中国地质研究实践,并以活动论和全球构造观为指导,将同处于板块构造研究系统中的地体构造、碰撞构造、块片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了板内构造理论。他领导其科研集体,在华南、秦岭、天山、川西及日本列岛等广大地区进行详尽的考察和探讨,获得许多科学发现,进而阐明了地体构造对大陆地壳增长的特殊作用。在华南,人们早已注意到有比造山带形成时代更古老的“陆块”,过去一直无法解释,实际上这就是地体。郭令智等借助地球物理等新技术、新方法,通过认真的野外观察,对华南及其它地区的地体构造作了深刻的解剖分析,指出:这些地体基本上是外来的和移置的,代表消失了的大陆或大洋古板块碎片,在华南就分布有25个;它们经历了自元古代至新生代多期的离散、联合、拼贴、增生等过程,构成复杂的镶嵌状构造或拼贴构造图案;地体的离散方式有漂移、旋转、走滑和挤出等;地体之间的拼贴方法有俯冲、逆冲、停靠和剪切碰撞等。郭令智等认为,大陆造山带由于移置地体的碰撞、拼贴和离散作用,遭受了强烈的历史变动事件而趋复杂性;以巨大断裂带为边界划分各种表现形式的地体,就能使这种复杂性得到合理解释,可为揭示造山带复杂的演化模式奠定基础。郭令智等对古老地体运动史的再造,将中国大陆地体构造研究,从几何学和成因分析,发展到运动学和板块动力学的新阶段,居于90年代国际水平,其学术见解广为国内外学者引用。

至1997年,郭令智在近60年的科研实践中,已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印行专著多部(以上均包括与他人合作)。尤其是近20年来,由他领头的科研群体所完成的80余篇(部)著述,代表了当代国际上大地构造研究的先进水平,体现出他一贯坚持抓前沿课题这一科研指导思想的丰硕成果,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大地构造学派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系列。郭令智等的科研工作, 多次获得国家和地方及有关部门的奖励。其中,“华南区域大地构造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华南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规律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获1984年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东南及邻区活动大陆边缘板块构造及成矿关系”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东南大陆边缘板块构造”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地体构造研究”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由于郭令智教授在地球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使他在国内外都享有相当高的学术地位。1979-1984年,他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期任中国海洋学会理事;1979-1988年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同期被选为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后任顾问);1983年任教育部(国家教委) 地学 学科评议组组长及地学规划组组长;1984-1988年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1988年后任名誉理事);1985-1991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 员;1985年起,任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第二工作组组长;1985-1990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24项构造组召集人;1989-1990年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67项负责人之一。1993年,郭令智教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0年代以来,郭令智教授积极参与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扩大中外地质界的学术交往、开展国际协作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1983年5月-6月,他出访日本,到名古屋等7所大学讲学,并代表南京大学(时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与名古屋大学签订了学术交流协议。1983年12月,应法国政府邀请,他率南京大学代表团(时任南京大学代校长)赴法国10所大学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 加强了中法大学 的校际联系。1985年,他赴日本东京参加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24项首次学术会议, 与日本学者市川浩一郎教授在会上共同作了“板块构造缝合带研究”开题计划的报告——该计划主要研究东亚前侏罗纪大地构造,以中国南部为重点, 同时涉及 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缝合带、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缝合带,以及三江—泰国—马来西亚缝合带。1986年,他作为会议构造组召集人, 赴日本大阪主持前述研 究项目的“东亚大陆边缘前侏罗纪地质演化学术会议”,在会上作了《华南海西印支期造山带构造格局与地壳演化》的学术报告,认为亚洲现代的构造格局主要 形成在印支期。同年, 由他发起组织的“国际大陆边缘地质学术讨论会”在南京 大学召开,他在开幕式上作了《华南不同地质时代大陆边缘构造》的学术报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促进了大陆边缘地质研究的发展。1987年, 他前往美国参 加匹兹堡大学200周年校庆学术讨论会,并在该校讲学。1988年春,应名古屋大学 邀请,他赴日本考察美浓地体。同年冬,他应美国斯坦福大学邀请参加“天山造 山带和准噶尔盆地学术研讨会”。1989年春,他赴泰国参加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24项学术讨论会。1990年6月,在南京大学首次召开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67项之环太平洋古生代地体中国组学术讨论会,他作为会议主席主持了这次会议。

自1951年回国以后,近半个世纪中,郭令智教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中外公认的非凡成就,而且在地质教育工作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他长期站在教学第一线,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开设了《普通 地质学》、《燃料地质学》、《中国区域地质学》、《区域地质测量学》、《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板块构造理论》等多门地质基础和专业课, 经常为 各层次的学生和进修教师举行专题讲座,还亲自指导学生的野外实习。他治学严谨,非常重视教材的选编工作,主编有《普通地质学》、《中国地质学》、 《板 块构造》等教材、讲义,曾任原高教部地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61-1966)、地质矿产部《普通地质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78-1981),其间主持出版 了3种针对不同地学专业的普通地质学教程。在教学中,他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既教书又育人,处处为人师表,深受学生敬重。他对培养的每一名研究生,都付出了大量心血,从研究生论文的选题、调研、取材、修改到定稿, 方方面面都给 予悉心指导。自1956年以来,郭令智教授等已合作培养了近20名博士、30余名硕士,其中就有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地质学博士杨树锋。尤为可敬的是, 郭令智 教授有甘当人梯的精神,始终把人才培养贯穿于自己的科研实践中,立足于出高 水平的成果,更着眼于出高层次的科研人才。他总是鼓励中青年人在科研上冒尖, 支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热心为中青年学者引路,又希望他们能超过自己,因而使他领导的科研群体充满活力,形成以老带新、 老中青勤勉奋进的梯队结构,其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学术界有影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地学界承担了重 要的学术领导职务, 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地质及地球物 理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82年,郭令智教授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任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后来担任代校长及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1987年任南京大学顾问。 在这一时期,他和学校其他党政领导一起, 致力于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改革,在教学上完善学分制,实行双学位制和主辅修专业制以及中期学力考核 制;在科研上推行科研基金制和合同制,加强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联合体;在后勤工作中建立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学校管理体制上明确党政分工,强化行政部门的职能等。 他始终一 贯的关心群众、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发扬民主的工作作风和高尚品格深受师生赞誉。

郭令智教授1959年作为先进工作者代表进京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1978年被授予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