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孙叔平(1905—1983),中国现代哲学学者、教育家,原名颛孙叔陶。安徽萧县人。1926年毕业于湖北武昌大学外语系。抗日战争初期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4月调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任教育部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中建设大学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纵队特科学校副校长,校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南京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南京市教育局长、文教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兼哲学系教授、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顾问、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等。在1949年以后,即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历史唯物主义纲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晚年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稿》等。
讲授课程
中国哲学史
任职情况
1940年后历任新四军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训练部长、教育长,华中建设大学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科学校副校长、校长。1949年后历任南京市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南京市教育局长兼文教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军代表、党委书记(1953—1955)兼副校长、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业绩评价
孙叔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在南京大学工作过十多年,为南京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倾注过大量的心血。南京解放后不久,孙叔平就作为军代表进驻南京大学,同时还担任南京市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后又任南京市教育局长兼文教委员会主任,负责对南京市的学校进行整改工作。1951年,孙叔平出任南京大学第一副校长,后兼任南大第一任党委书记。孙叔平作为当时南京大学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始终参与并实际领导丁新中国建设初期南京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孙叔平为南大的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了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1952年,在中央政府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孙叔平以其卓越的才能组织并领导了南京大学师生员工有条不紊地展开了院系调整工作,将文学院、理学院与金陵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合并为现在的南京大学,并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了学科与专业。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成为一所文理型综合大学而在全国享有盛誉。
其次,孙叔平在担任校领导期间,从当时大学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思路,这在当时一味强调学习苏联的形势下无疑具有前瞻性的意义。1956年,孙叔平赴京参加高等教育部召开的高等学校校长、院长、教务长座谈会,回校后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写成了《1956—1957学年该是完成教学改革的未了工作并展开创造性的建设工作的一个学年(草稿)》 (该文现存南京大学档案馆)。在这篇文章中,孙叔平对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来的教改工作进行了冷静而客观的估计与深入而理性的思考。他认为,“我们需要多开几个窗户,多找一些借鉴,不要孤陋寡闻,封闭自己”,既强调要科学地认识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与经验,也指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也未尝没有长处可供我们学习”。他提出,只有在广泛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情,才能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和特征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孙叔平同志的这些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对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四年级教改实践的总结的范畴,而是对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导思想以及有关原则和环节的系统而深刻的探索。其中诸多真知灼见,在40多年后的今天仍不乏指导意义。” (龚放《孙叔平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载《雪后红梅——哲学家孙叔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第三,孙叔平为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理论人才。孙叔平是二十年代就参加革命伪老共产党员,战争年代,他就在新四军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解放军华中建设大学等担任重要的领导工作。他既有丰厚的理论素养,又有观察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善于表达的口才,他在南大工作期间,还向全校师生系统讲授了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他的讲课与报告,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上课时,可容纳近千人的大礼堂经常挤得满满的,后来者只好站着听。“这些针对性很强,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政治思想性为一体的专题演讲,至今仍为许多老教授津津乐道。(《南京大学史》第224页)这不仅鼓舞了全校师生同心同德为建设新南大而工作,而且也对南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理论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四,孙叔平与校领导一班人为南京大学的基本建设花费了大量的心血。院系调整后,南大坐落在金陵大学的旧址上,当时校园狭小,校内公私房交错,发展面临着困难。校领导立即进行基本建设的全面规划,将天津路以西,上海路以东,渊声巷以南,广州路以北作为南大的发展范围。1952-1953年,学校按此规划先后购进几十亩土地和几十幢私房,使南园初具规模并与北园联成一片,在买房买地的过程中,真是困难重重。孙叔平晚年每走到美丽的斗鸡闸小楼前就会想起当时向这幢楼的房主买房的艰难情景。为了适应南大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建造一批校舍。孙叔平认为,校舍的建筑既要牢固适用,美观大方,还要具有民族风格。因此,952年以后峻工的一批校舍,北园的东南大楼、西南大楼、南园的五幢宿舍楼都以大屋顶宫殿式的民族风格为特色,宽敞明亮,古朴典雅,为南大校园平添了许多文化韵味。
最后,孙叔平为推动南大科研工作的展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要将高校建成科学研究的基地。为贯彻中央精神,《南京大学十二年(1956—1967年)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出台,号召全校教师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孙叔平作为校领导,身体力行,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在五·二O校庆期间,他带头举行了学术报告,在南大造成浓厚的学术氛围,调动了全校师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他还写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纲要》、《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主编)等一系列学术专著等,这些著作在五十年代陆续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发行量达十几万乃至二十几万册。孙叔平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学术成果累累使孙叔平成为全国理论界著名学者。 1959年,孙叔平奉调筹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60年出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文革”中,孙叔平受到残酷迫害。“四人帮”粉碎后,加给孙叔平的莫须有罪名,得以清除。一些单位以高职位、好房子邀孙叔平去工作,但孙叔平认为,当年南大院系调整时,文科缩减较多,而事实证明:文科,特别是哲学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年浩劫的痛苦教训使他认识到:“十年内乱,归根到底,不是数理化问题,也不是灵敏的电脑问题,而是哲学问题。”因此,1978年,受匡老的邀请,他重新回到南大工作,担任哲学系系主任。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在“文革”中顶住极大的政治压力写成的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国哲学史稿》。1981年,孙叔平因在哲学研究上成就卓著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首批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在晚年,为振兴南大文科努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走向新世纪征途的今天,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编的《当代江苏人丛书》将孙叔平首批收录,已出版了《雪后红梅——哲学家孙叔平》一书,对孙叔平的学术成就和道德人品作了比较全面地介绍与评价。 孙叔平自1983年10月24日去世至今已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南大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有了新的飞跃发展,跻身于全国重点建设高校之列,鼓楼地区现代化大楼的崛起,浦口校区的日新月异,标志着南京大学正以新的姿态跨入二十一世纪。孙叔平有知,一定会感到无限欣慰。(南大校友通讯 二000年·冬季号)